[发明专利]一种异戊烯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4656.7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9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政;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雪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3/025 | 分类号: | C07C33/025;C07C29/38;C07C29/56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何丽霞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戊烯醇 制备 传统生产工艺 生产过程工艺 可靠稳定性 产品技术 产品性能 催化反应 过滤净化 合成工艺 三个步骤 生产过程 生产流程 生产效率 生产原料 污染性 经验总结 生产工艺 积累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戊烯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初步反应,催化反应及过滤净化等三个步骤。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规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易掌握,且制备的产品性能可靠稳定性好,便于生产经验总结和积累,同时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工艺简单,且原料及生产过程中毒性及污染性小,成本低廉,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较传统生产工艺得到显著提高,便于异戊烯醇产品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戊烯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异戊烯醇在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使用量巨大且用途十分广泛,但当前在异戊烯醇产品的实际生产制备过程中,当前的生产制备工艺种类相对较多,从而一方面造成当前异戊烯醇产品生产工艺通用型相对不足,且生产技术经验无法有效的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同工艺生产的异戊烯醇产品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均存在极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当前市场上的异戊烯醇产品质量稳定性相对较差,且定价也相对混乱,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异戊烯醇产品生产工艺,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戊烯醇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和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异戊烯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步反应:首先将固体碱催化剂平铺到反应釜底部,然后由惰性气体将反应釜内空气排空,并使反应釜内氧气含量低于1%,气压恒定在1.2—2.5倍标准大气压,温度恒定在20℃—30℃,然后将甲醛和叔丁醇分别匀速添加到反应釜内并搅拌均匀,然后在保持搅拌状态不变条件下将反应釜在10—15分钟匀速升温到60℃—100℃,并保温1—3.5小时,然后向反应釜内添加异丁烯并搅拌均匀后保温10—30分钟,然后在3—10分钟内将反应釜升温至180℃—300℃,对反应釜中混合物进行蒸馏作业,并对蒸馏出的高温蒸汽进行收集备用;
(2)催化反应,将步骤(1)收集的高温蒸汽冷却液化,得到温度为50℃—100℃的高温液态产物,然后将金属催化剂添加到液态产物中后,在向高温液态产物中持续匀速通入温度为30℃—50℃氢气进行反应1—5小时,即可获得戊烯醇粗品;
(3)过滤净化,将步骤(2)得到的戊烯醇粗品静置并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以10—50厘米/分钟速度匀速通过过滤设备过滤,并对滤液就行收集即可获得成品戊烯醇产品。
进一步的,步骤(1)中,固体碱催化剂为磷酸二氢钠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搅拌速度为50—100转/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1)中甲醛和叔丁醇间使用量关系比为1:1.3—3,异丁烯使用量为甲醛和叔丁醇总量的21%—55%,固体碱催化剂使用量为甲醛和叔丁醇总量的10%—25%,且平补在反应釜底部的固体碱催化剂层厚度为1—10毫米。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金属催化剂为硅胶负载铂催化剂,且所述的金属催化剂为直径为1—10毫米颗粒结构,金属催化剂使用质量为高温液态产物质量的3%—1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氢气的流速为0.3—1.5米/分钟,且氢气使用总体积为高温液态产物总体积的3—10倍。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规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易掌握,且制备的产品性能可靠稳定性好,便于生产经验总结和积累,同时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工艺简单,且原料及生产过程中毒性及污染性小,成本低廉,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较传统生产工艺得到显著提高,便于异戊烯醇产品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雪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雪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