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水膜包裹沙质土壤治理沙漠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74418.6 | 申请日: | 2018-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源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2;E02D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05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沙质土壤 保水膜 治理沙漠 保水薄膜 沙漠地区 沙漠植物 培养基 水肥 折叠 保水 幼苗 粘接 机械化 存活 栽植 铺设 栽培 缺水 地下 生长 林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水薄膜包裹沙质土壤治理沙漠的方法,属于林业栽培学领域,采用机械化在地下开成沟槽并铺设保水膜,用保水膜包裹含有水肥的沙质土壤,栽植梭梭等沙漠植物后,折叠粘接,形成一个长时间保水的培养基,保障沙漠地区缺水环境下幼苗的存活和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水薄膜包裹沙质土壤治理沙漠的方法,属于林业生态栽培领域,专用于在沙漠无水环境中保护栽植的防护林植被的存活和生长。
背景技术
全球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国际上早已重视,集中分布在 赤道两侧的亚热带至温带地区,自北非的撒哈拉,经西南亚的阿拉伯 半岛、伊朗、印度北部。中亚到我国西北和蒙古,形成一个几乎连续 不断长达13000公里的辽阔干旱的荒漠带,占世界荒漠面积的67%, 撒哈拉荒漠、阿拉伯荒漠、利比亚荒漠、澳大利亚荒漠、戈壁荒漠、 巴塔哥亚荒漠、鲁卜哈里荒漠、卡拉哈里荒漠、大沙荒漠、塔克拉玛 干大荒漠,这十大荒漠对全球自然、经济与社会有着及为重要的影响。
塔克拉玛干大荒漠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为沙质荒漠,东西 长约1000公里,宽约400公里,总面积35.73万平方公里,是世 界第二大沙漠。在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 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8 个县(旗、区)。
当前出现了多种治理荒漠的方法,有的治沙技术仍处在试验阶段,如吸水棉技术、喷洒高分子材料固化沙丘等。现已被投入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设置沙障,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塑料袋沙障等。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玉米秸秆等材料,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黏土沙障是用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公分的土埂,每个土埂间距1--2米与风向垂直。塑料袋沙障是把塑料袋内装上沙子,用铁丝连接成方格状,不足之处是进展不快,消耗人力和资源。另一种是人工栽种绿色植被,如梭梭、红柳等,植树造林,挡风固沙,恢复生态环境是世界公认的最佳方法,但因荒漠环境严酷,干旱少雨,地表温度高,水份极易蒸发,栽植的梭梭幼苗根部吸收不到地下水,很快干枯,难以存活。必须持续浇水维护,一般采用水管滴水灌溉技术。在数百乃至上千公里的巨大面积,受人力、设施、水源、成本消耗和外部条件等诸多因素,现有的方法难以实现,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成活率低、维护费用高,只能在局部气侯条件适宜地区栽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化在地下铺设保水膜,用保水膜包裹含有水份、养份的沙质土壤栽植梭梭等沙漠植物的方法,解决效率高、成本低,易存活、生长快免维护的治沙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1、一种保水膜包裹沙质土壤治理沙漠的方法,采用现有的地下铺膜机械设备,用保水膜包裹沙质土壤栽植植物,形成植被挡风固沙,包括:沙漠公路的保护和大面积防护林的形成,用现有的能在地面以下某一深度铺设保水膜的机械设备,以沟槽(1)的形状铺设保水膜(2),在开沟铺膜的同时,机械完成了沙土(3)回填、整平、压实工作,铺设的保水膜(2)在沟槽(1)两侧的地面部分,设定剩余的宽度,作为对折覆盖形成上层膜(4),用沙漠深层的地下水,加入水溶肥料浇灌润湿,栽植苗木后,再把地上部分剩余宽度的保水膜对折粘接,形成一道很长的沃土沟(5),水肥既不向下渗漏,也不对外蒸发散失,大风吹不动,免维护,当地面温度升高时,下方的水份蒸发到地面上层膜(4)的下面,湿润的土壤能保持很多年,很多年后,保水膜老化碎裂失去了隔离作用,栽植的树苗在水肥丰足的沟槽(1) 内已经长大,根部透过老化的保水膜隔离层扎入更深处,吸收地下水份自然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源,未经刘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度盐碱地直杆乌桕苗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苗木的培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