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灵敏H2S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72976.9 | 申请日: | 2018-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宇;王馨阳;陈仲辉;罗芳;郭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卡结构 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灵敏 双链结构 制备 电极表面 定量检测 探针固定 引物探针 引物序列 金电极 目标物 触发 嵌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高灵敏H2S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是通过将一段含有富C的引物序列探针固定在金电极上,在Ag+作用下,形成C‑Ag‑C的发卡结构,当存在目标物H2S时,能与发卡结构中的Ag+结合,形成Ag2S并导致发卡结构打开,触发两种发卡结构(H1和H2)的引物探针发生HCR反应,在电极表面得到大量含有双链结构的DNA产物,Ru(phen)32+能够嵌入双链结构中产生ECL信号,进而实现对样品中的H2S高灵敏定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高灵敏H2S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用于样品中H2S的高灵敏检测。
背景技术
H2S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在工业生产、动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如果长时间接触H2S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呼吸困难,损伤神经系统等;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及其微量的H2S作为食品的防腐剂;在哺乳动物体内,H2S被认为是继CO、NO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参与体内各项生理过程,并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关系。因此,开展针对H2S的高灵敏检测方法,对工业生产、疾病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传感技术作为分析化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和发展的产物,为样品分析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生物传感器是一类以生物材料(如抗原-抗体、核酸、酶等)作为识别元件的传感器,通过与目标物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可测量和读取的信号,实现对待测目标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以核酸作为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元件为例,该类型的生物传感器对目标物识别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并结合核酸信号放大技术,在各种痕量且复杂的实际样品分析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灵敏度高,制备简单且实施可靠的高灵敏H2S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灵敏H2S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富含C碱基的引物序列与银离子溶液混合,使引物序列形成C-Ag-C发卡结构;
(2)将经步骤(1)处理制得的C-Ag-C发卡结构引物序列通过Au-S键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
(3)采用巯基己醇溶液对步骤(2)自组装后的金电极表面空白位点进行封闭处理,制得高灵敏H2S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进一步,步骤(1)的引物序列与银离子溶液按1∶8的体积比混合,并在95℃温度下退火处理。
进一步,步骤(2)中,将10 μL经步骤(1)处理制得的C-Ag-C发卡结构引物序列滴加到金电极表面,通过Au-S键与金电极进行自组装。
优选的,步骤(2)中的金电极直径为2mm。
优选的,所述的金电极经过在麂皮上依次使用粒径为1.0 μm、0.3 μm、0.05 μm的Al2O3粉末进行抛光打磨,并依次使用乙醇、食人鱼洗液和蒸馏水超声清洗。
优选的,步骤(3)中,采用浓度为1 mM的巯基己醇溶液对步骤(2)自组装后的金电极表面空白位点进行封闭处理。
优选的,步骤(2)和步骤(3)处理结束后,均需使用pH为7.4的MOPS缓冲液对金电极进行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2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