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块式铁芯IPM塑封成型转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2509.6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1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杜荣法;王龙;赵新超;李贻伟;杜洪彪;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瓦 转子铁芯 铁芯分块 漏磁 分块式铁芯 成型转子 防漏磁 隔磁桥 塑封 一体冲压成型 整体式转子 电机领域 定位结构 相邻铁芯 转子磁瓦 转子 传统的 相分离 分块 铁芯 电机 环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块式铁芯IPM塑封成型转子,涉及电机领域。现有的IPM转子皆为具有隔磁桥结构的一体冲压成型转子铁芯设计,存在较大漏磁。本发明包括转子铁芯、磁瓦、PBT和轴,转子铁芯由多个相同的铁芯分块环绕组成,每两个相邻的铁芯分块之间均设有磁瓦槽和用于减少漏磁的防漏磁槽,通过防漏磁槽和磁瓦槽使两个相邻铁芯分块之间相分离,每个铁芯分块上均设有用于实现铁芯分块定位的定位结构,磁瓦插入到磁瓦槽中,磁瓦通过PBT固定在转子铁芯上,轴通过PBT与磁瓦和转子铁芯连接为一个整体。本技术方案通过把转子铁芯分成多个相同的铁芯分块,解决了传统的整体式转子铁芯隔磁桥漏磁问题,提高了转子磁瓦的利用率,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分块式铁芯IPM塑封成型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IPM转子皆为具有隔磁桥结构的一体冲压成型转子铁芯设计。主要原因出于生产性考虑,一体式铁芯组装方便,人员作业工序少,并且同心度易保证。但由于存在隔磁桥设计,必定会存在较大漏磁,从而降低了转子磁瓦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分块式铁芯IPM塑封成型转子,以提高转子磁瓦的利用率为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块式铁芯IPM塑封成型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磁瓦、PBT和轴,所述的转子铁芯由多个相同的铁芯分块环绕组成,每两个相邻的铁芯分块之间均设有磁瓦槽和用于减少漏磁的防漏磁槽,通过防漏磁槽和磁瓦槽使两个相邻铁芯分块之间相分离,每个铁芯分块上均设有用于实现铁芯分块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的磁瓦插入到磁瓦槽中,所述的磁瓦通过所述的PBT固定在转子铁芯上,所述的轴通过所述的PBT与所述的磁瓦和转子铁芯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把转子铁芯分成多个相同的铁芯分块,再在相邻的铁芯分块之间设置磁瓦槽和用于减少漏磁的防漏磁槽,并通过PBT连成整体,保证了转子的同心度,又解决了传统的整体式转子铁芯隔磁桥漏磁问题,提高了转子磁瓦的利用率,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与定位孔,定位槽与定位孔绕轴均布,定位槽位于铁芯分块内侧圆周上。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孔,便于铁芯分块在通过PBT连成整体时的工艺定位,保证其径向与圆周方向位置的固定。
所述的铁芯分块上设有转子加强孔,转子加强孔绕轴均布,所述的PBT注塑成型注入转子加强孔。增大了PBT与铁芯分块的结合力,使转子更牢固稳定。
所述的防漏磁槽包括设于磁瓦槽外侧的外隔磁槽和设于磁瓦槽内侧的内隔磁槽,外隔磁槽和内隔磁槽绕轴均布。通过内外隔磁槽来降低气隙漏磁,实现减小漏磁的作用,提高了转子磁瓦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机功率密度。
所述的定位槽、定位孔和转子加强孔均位于铁芯分块的径向中心线位置上,并按从内到外依次分布。分布合理,能够充分利用铁芯分块的空间,特别可以增强对转子加强孔的形状大小进行合理优化,使转子获得更高的结构稳定性,更加牢固。
所述的轴通过所述的PBT与铁芯分块和磁瓦注塑成型为一个整体。注塑成型一体,压力大,结合紧密,强度大,尺寸稳定好,精度高,生产加工方便。
所述的定位槽为半圆形,定位孔为圆形。定位结构简单,使模具的定位机构相对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所述的转子加强孔为梨形孔、椭圆形孔或多边形孔,转子加强孔的长度方向与径向一致。侧面积较大,与PBT的结合更加牢固,使转子更稳定可靠。
所述的外隔磁槽和内隔磁槽均为多边形槽。多边形槽可为矩形槽、梯形槽、或其它不规则槽等,矩形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当然内外隔磁槽不一定要矩形槽,加工上铁芯冲片冲压成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槽口要有一定距离既可以保证隔磁效果,又可以起到磁瓦定位和离心固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2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