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71905.7 申请日: 2018-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9096712B 公开(公告)日: 2021-01-22
发明(设计)人: 杨继年;徐煜轩;聂士斌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8L67/04 分类号: C08L67/04;C08K9/04;C08K3/22;C08J9/10;C08J9/08
代理公司: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代理人: 傅磊
地址: 232000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乳酸 氧化 纳米 复合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加热制备而成:聚乳酸100份、乳酸接枝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1‑30份、发泡剂1‑10份、促进剂0.1‑3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以聚乳酸为基体,微波吸收特性较好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微波吸收剂,并在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表面接枝乳酸或形成低聚物以改善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再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出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最终可以利用微波辐照加热发泡成形得到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发泡材料,并且该发泡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发泡效果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高分子泡沫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日益受到研究者和工业领域的关注。聚乳酸具有的植物原料的可再生性和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特性,且力学性能可媲美聚丙烯等通用高分子材料,其相关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如缝合线、组织工程支架等,在日常用品及工业领域同样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聚乳酸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借鉴于传统的热塑性泡沫的制备技术,包括挤出发泡、模压发泡、注塑发泡以及高压间歇发泡等,在发泡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强剪切或长时间的高温作用。然而,由于聚乳酸具有脂肪族结构,对温度和剪切非常敏感,加工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聚乳酸基体发生显著降解,严重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往往难以获得较高力学性能的发泡产品。

作为一种新颖的加热技术,微波辐照加热技术在化学合成和高分子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制备、成形、界面复合、发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为发泡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淀粉、热固性聚合物以及有机硅泡沫材料的制备。由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介电常数很低,在微波作用下无法通过分子极化生成热能,对微波几乎是“透明”的,无法直接利用微波进行加热发泡,通常需要添加一定的助剂作为微波辅助吸收剂或热传导介质。Prociak等将炭黑引入热塑性聚合物(聚丙烯和聚氨酯)中,使其能够利用微波加热发泡成形和改善其发泡效果,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炭黑在基体中的分散不均匀所致[Prociak A,Sterzynski T,MichalowskiS,Andrzejewski J.Microwave Enhanced Foaming of Carbon Black FilledPolypropylene.Cellular Polymers,Vol.30,No.4,2011:157-169.//Prociak A,Michalowski S,Bak S.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foamed under microwaveirradiation.Polimery,2012,57(11-12):786-790.]。

目前,关于利用微波辐照对聚乳酸进行加热发泡成形的研究还较少,如何将微波辐照加热技术引入聚乳酸发泡成型中,从而制备出发泡效果好、力学性能优良的聚乳酸发泡材料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聚乳酸为基体,微波吸收特性较好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微波吸收剂,并在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表面接枝乳酸或形成低聚物以改善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再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出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最终可以利用微波辐照加热发泡成形得到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发泡材料,并且该发泡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发泡效果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乳酸-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加热制备而成:聚乳酸100份、乳酸接枝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1-30份、发泡剂1-10份、促进剂0.1-3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1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