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附载Fe配合物的碳纳米管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71547.X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4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丁奇峰;黄菲;高振;于杨;何天同;曹臻;张婉玲;乔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31/18 | 分类号: | B01J31/18;B01J37/10;C07C225/14;C07C225/16;C07C22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载 fe 配合 纳米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附载Fe配合物的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由如下方法制成:
(1) Fe配合物的制备:
称取0.4-0.8 g FeCl3·6H2O,然后加入10-20 mL乙醇于容器内,滴加0.2-0.5 mL的二胺类化合物,80 oC搅拌1-2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抽滤,乙醇洗涤滤饼,真空干燥,得Fe配合物;
(2) Fe配合物附载于碳纳米管:
称取1-2 g碳纳米管、0.2-0.6g铁配合物于容器中,加入10-20 mL乙醇,室温下搅拌1-5h后转移至密闭的水热合成釜,置于100-150 oC烘箱烘1-2天,再降温至50-70 oC烘12-20 小时;最后置于马弗炉以180-250 oC烘1-2 小时,即可得到附载Fe配合物的碳纳米管催化剂;
利用上述的附载Fe配合物的碳纳米管催化剂催化合成3-(芳氨基)丁-2-烯-1-酮衍生物1,其分子结构如下:
R1为苯环或者甲基;R2为甲基、乙氧基或者苯基;R3选自以下基团:苯环、萘环或者具有取代基的苯环,苯环上带有的取代基为甲基、甲氧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硝基、氰基、羧基中的1-5种,苯环上取代基的个数为1-5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1,3-丁二酮衍生物2为起始原料,附载Fe配合物的碳纳米管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与芳基胺3缩合生成3-(芳氨基)丁-2-烯-1-酮衍生物1;
合成路线如下述反应式所示,
R1为苯环或者甲基;R2为甲基、乙氧基或者苯基;R3选自以下基团:苯环、萘环或者具有取代基的苯环,苯环上带有的取代基为甲基、甲氧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硝基、氰基、羧基中的1-5种,苯环上取代基的个数为1-5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与FeCl3·6H2O形成配合物的二胺类化合物为邻苯二胺、顺式-1,2-环己二胺、乙二胺和1,2-丙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以附载Fe配合物的碳纳米管作催化剂,原料1,3-丁二酮衍生物2与该催化剂含铁量摩尔比为1:0.05-1:0.15;
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四氢呋喃(THF)、甲苯、1,2-二氯乙烷(DCE)、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3-丁二酮衍生物2于反应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0.05-1.0 M;芳基胺3于反应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0.1-2.0 M;
反应气氛为空气、氧气、氮气或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时间为8-32小时;反应温度为40-120 ºC。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与FeCl3·6H2O形成配合物的二胺类化合物是邻苯二胺或1,2-丙二胺。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原料1,3-丁二酮衍生物2与该催化剂含铁量摩尔比为1:0.06-1:0.10。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原料1,3-丁二酮衍生物2与芳基胺3反应生成3-(芳氨基)丁-2-烯-1-酮衍生物1在1,2-二氯乙烷(DCE)中进行;原料1,3-丁二酮衍生物2与芳基胺3反应生成3-(芳氨基)丁-2-烯-1-酮衍生物1的反应气氛为空气。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1,3-丁二酮衍生物2于反应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0.05-0.2 M;芳基胺3于反应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0.1-0.4 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15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