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门禁系统及其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70894.0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8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龙明;王鹏展;刘朝阳;宋庭会;杨晓朋;姜祖明;谢铮;刘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2;G06K9/3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变电站 门禁 系统 及其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门禁系统及其识别方法,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识别模块、存储器;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通过门禁的人和/或车辆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提取图像信息中的标识特征;存储器用于储存标准标识特征;当图像识别装置提取到标识特征,且提取到的标识特征与所述标准标识特征相匹配,则允许对应的人和/或车通过。本发明通过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及车辆的特征进行识别比对,可以使电网系统内人员能很轻松的进入变电站,而阻挡其他人员或对穿戴不符合规定的工作人员给予提醒和警告;同时本发明的门禁不需要构建庞大的数据库、执行复杂的精准识别算法,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进出门禁的效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门禁系统及其识别方法,属于智能变电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推广,在变电站内部已经实现的无人值守和智能巡检,而目前在变电站安装的摄像系统也可以实现安防监控等功能。但是变电站在门禁系统方面的智能化还不是很完善,存在很多缺陷,使用钥匙的门锁作为门禁只能有个别管理人员携带钥匙,对于无人值守的智能变电站来说,进出就需要携带钥匙的人员在场十分不便;而使用密码的门禁需要人员手动输入密码,变电站工作人员作业中往往需要穿戴厚重的绝缘手套,手上也容易沾上油污,且有时需要携带或搬运工具或设备,这些对于需要手动输入密码的门禁来说,通过门禁就变的十分不便;再比如传统的面部识别门禁,首先需要录入大量的脸部信息,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另外运算复杂设备成本高,而且对于外来人员的安全检查、参观或视察,需要有进入权限的人员带领,如果没有人带领,则没法进入等等。而对于已经实现无人值守和智能巡检的变电站来说,外部人员的检查、参观或视察仍需要安排专人陪同通过门禁则造成了人力上的浪费和极大不便。同样的,对于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来说,也存在与上述类似的问题。
对于车辆的识别系统,传统的牌照识别同样需要预存的数据库。外派来的车辆或调用的其他部门的车辆就无法通过门禁系统,给变电站管理带来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门禁系统及其识别方法,用以解决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门禁管理系统复杂死板,操作与解锁门禁十分不便,或者只能允许数据库预存的人或车辆进入,导致管理存在较大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门禁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待通过门禁的人和/或车的图像信息;
2)识别所述图像信息中的标识特征;
3)当识别出的标识特征与预设的标准标识特征匹配,则允许对应的人和/或车通过;
所述人的标识特征包括服装颜色和/或服装上的标识和/或服装上的文字;所述车的标识特征包括车体颜色和/或车体上的标识和/或车体上的文字。
本发明根据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制服及车辆涂装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电站门禁系统,本发明的系统通过识别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制服颜色和/或服装上的标志、徽章或帽子款式等,来判断进入人员是否为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同时对车辆识别车辆颜色(电力系统车辆一般涂装成桔黄色)和/或车身上的文字、标志或图案等。本发明的门禁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电网系统内工作人员进出变电站的便捷性和智能化,解锁门禁时解放了双手;同时取消了面部、虹膜或指纹的录入,取消了庞大的人员车辆信息数据库,降低了设备成本和门禁系统运算的复杂程度,提高了进出门禁的效率。
进一步的,步骤2)中,还识别待通过门禁的人或车的驾驶员的动作信息;步骤3)中,当识别出的动作信息与预设的标准动作信息匹配,则允许对应的人和/或车通过。
同时在标识特征识别的基础上,再加入动作识别,通过识别预设好的特定动作(例如挥动一只伸出3只手指的手等,来判断等待通过门禁的人员是否为电网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加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减小门禁认假和拒真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禁控制方法及门禁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NB-Iot的校园智能门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