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0871.X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编码器 电阻 反相器 三输入与非门 通用集成电路 寄生电容 计数电路 脉冲电路 正反向 电机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包括光电编码器与计数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第二三输入与非门。本发明利用通用集成电路上的寄生电容设计光电编码器正反向脉冲电路的输出,实现了对电机速度以及转向的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编码器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
背景技术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输出相位相差90的A,B两路脉冲信号,当A相超前于B相时,表示电机正转,否则电机反转。
目前光电编码器输出正反转判定采用D触发器,其用于测量电机转速的脉冲计数部分与电机方向判定部分是相互分离的,易导致误码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利用通用集成电路上的寄生电容设计光电编码器正反向脉冲电路的输出,实现了对电机速度以及转向的精确控制。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包括光电编码器与计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第二三输入与非门;
所述光电编码器的码盘输出包括相位相差90°的A相与B相;
所述A相经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二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三输入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B相经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三输入端、第二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接计数电路的正计数端,所述第二三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接计数电路的负计数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以及第三反相器的型号均为74C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输入与非门与第二三输入与非门均采用CMOS4000通用集成电路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输入与非门与第二三输入与非门的型号均为4023。
本发明采用CMOS4000通用集成电路芯片,利用CMOS4000芯片固有的寄生电容对输入的信号延迟,保证了该电路的低成本,并将其输出信号直接与计数电路相连,保证了测速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通用集成电路上的寄生电容设计光电编码器正反向脉冲电路的输出,实现了对电机速度以及转向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包括光电编码器与计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第二三输入与非门;
所述光电编码器的码盘输出包括相位相差90°的A相与B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