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0657.4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李秉洋;牛少华;葛杰友;占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华冰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载荷 柔性薄膜 结构支架 电磁式作动器 电力转化 动力输出 柔性驱动 输出位移 电刺激 无噪音 做功 生热 驱动 响应 应用 | ||
1.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支架;
EAP柔性薄膜,所述EAP柔性薄膜安装在所述结构支架上并通过自身刚度的变化进行驱动;
负刚度预载荷,所述负刚度预载荷安装在所述结构支架上,用于根据所述EAP柔性薄膜刚度的变化进行动力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刚度预载荷采用卷簧式负刚度预载荷结构,所述卷簧式负刚度预载荷结构通过第一方向的弹性形变,实现第二方向的动力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刚度预载荷包括四连杆结构和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四连杆结构上并通过自身弹性形变配合所述EAP柔性薄膜刚度的变化进行动力输出,且所述负刚度预载荷输出动力的方向位于所述四连杆结构所在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结构的第一铰接端连接在所述结构支架上,与所述第一铰接端相对布置的第二铰接端抵接在所述EAP柔性薄膜上;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设置的第三铰接端和第四铰接端上,或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设置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上,或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四连杆结构中的任意两根连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端连接有一驱动板并通过该驱动板抵接在所述EAP柔性薄膜的一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结构各个连杆的长度均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支架包括一用于安装所述EAP柔性薄膜的框体和一用于连接所述负刚度预载荷的支架,所述负刚度预载荷输出动力的一端抵接在所述EAP柔性薄膜上并根据所述EAP柔性薄膜刚度的变化进行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框体的一侧且其四周边缘通过若干支撑杆连接在所述框体上并与所述框体形成一锥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为两个且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制成,所述EAP柔性薄膜的四周边缘夹在两个所述框体之间;所述EAP柔性薄膜的两个侧面分别涂覆有碳膏并分别引出有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EAP驱动结构通过在所述EAP柔性薄膜的顶面和底面上施加交变电压信号实现其刚度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6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逆变模块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基双晶态微执行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