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杜鹃树桩的培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70410.2 申请日: 2018-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8834722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0
发明(设计)人: 母先富;吴平;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台金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
代理公司: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代理人: 谷庆红
地址: 551899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杜鹃 树桩 遮光 栽培 抗逆性 前处理 脱水 培育 保湿措施 水分传导 土壤环境 栽培材料 保鲜膜 黄泥浆 生根剂 原生地 保湿 单层 管护 剪口 挖取 无菌 吸水 修剪 成活率 浸泡 移栽 主干 生根 消毒 异地 刺激 生长 运输 种植 管理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杜鹃树桩的培育方法,包括挖取、栽培材料准备、栽培前处理、栽培、栽培后管理等步骤,其中栽培前处理包括消毒、修剪、拌根步骤。本发明对杜鹃树桩采用脱水主干剪出、剪口保鲜膜保湿,根部浸泡吸水、生根剂黄泥浆24h刺激处理,栽培后双层遮光过度到单层遮光到完全不遮光的技术,最大限度在杜鹃根部创造无菌、酸性的土壤环境,从运输到种植完毕、管护都做到科学、合理的保湿措施,芽开始萌发后逐渐减少遮光,让杜鹃树桩进行正常的养分、水分传导输送。解决了杜鹃树桩离开原生地脱水后抗逆性、适应性较差、生根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培育出生长良好、抗逆性强的杜鹃,以达到杜鹃树桩异地移栽提高成活率、提高适应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杜鹃树桩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杜鹃又名映山红,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为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地公园中均有栽培。是我国江西、安徽、贵州的省花,是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的市花。

杜鹃分布在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人工栽培环境最好是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环境下进行,烈日暴晒,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

杜鹃花是世界最名贵的观赏花卉之一,人称“花中西施”,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花。杜鹃叶繁花艳,杜鹃树桩更是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变化多端,自然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2015年以来在不同季节进行杜鹃树桩移栽试验种植,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杜鹃树桩离开原生长地时大量根系被破坏后树桩容易脱水导致其抗逆性下降,萌发新根的能力较差,种植成活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杜鹃树桩的培育方法。本发明对杜鹃树桩采用脱水主干剪出、剪口保鲜膜保湿,根部浸泡吸水、生根剂黄泥浆24h刺激处理,栽培后双层遮光过度到单层遮光到完全不遮光的技术,最大限度在杜鹃根部创造无菌、酸性的土壤环境,从运输到种植完毕、管护都做到科学、合理的保湿措施,芽开始萌发后逐渐减少遮光,让杜鹃树桩进行正常的养分、水分传导输送。光照强度逐渐增加能较好地促进芽的发育、叶肉细胞合成,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比例逐渐提高,枝条健壮,花蕾孕育量大,花色艳丽。基于杜鹃喜欢酸性土壤、易脱水等特性,给其提供生长所需的特定适宜环境,解决了杜鹃树桩离开原生地脱水后抗逆性、适应性较差、生根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培育出生长良好、抗逆性强的杜鹃,以达到杜鹃树桩异地移栽提高成活率、提高适应性的目的,移栽成活率高,栽培得到的杜鹃树桩枝条粗壮、花蕾数量多、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提高了农户杜鹃栽培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户栽培的积极性。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杜鹃树桩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挖取:挖取时首先将杜鹃树桩的枝叶剪掉,留长主干,挖出2d内运到种植地点放置在阴凉处,用水浇湿树桩与放置树桩的地面,然后在杜鹃树桩上盖一层遮光网后再覆盖一层塑料布保湿,在塑料布四周用土或砂石压实;

(2)栽培材料准备:根据杜鹃喜欢酸性土壤的特性,种植土壤选用新鲜黄壤加泥炭土按8:2的比例配制,同时配制黄泥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台金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台金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