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0219.8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1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肖人鹏;李经勇;唐永群;张现伟;姚雄;刘强明;张巫军;文明;段秀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早花时粳型 杂交 不育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本发明选育方法,可以稳定、高效地获得大量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材料,克服了传统杂交育种方法频率低、偶然性大的问题,为籼粳杂交稻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材料基础与技术支持,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粳稻杂交稻制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籼稻(indica)和粳稻(japonica)作为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主要亚种,在形态生理特性、遗传分化、地理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别,籼粳稻亚种间杂交作为水稻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一直是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战略重点。
近年来,随着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广泛应用,“粳不籼恢”模式以其优势强、产量高、稻米品质好,已成为杂交制种的主流方式。但在实际生产制种中,由于籼稻恢复系的开花时间多在上午10-11点之间,而粳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较差,开花时间多在中午12点之后且开花时间零乱,从而导致籼粳稻花时很难相遇,使得制种困难,水稻种植成本增大,限制了粳不籼恢组合的快速推广。
现阶段人们常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量元素在水稻杂种生产中进行花时调控,使父母本的开花时间接近,提高花时相遇程度,最终提高水稻制种产量。但这种制种方式不仅制种成本增高,而且制种田中操作困难,化学物质的使用也会对大田环境造成破坏。
从水稻品种自身出发,培育具有与籼稻花时特性相近的早花时粳稻不育系,更有利于降低制种成本,有望成为克服籼粳稻花时不遇难制种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杂交育种方式偶然性较大,获得目标早花时粳稻不育系的成功率较低,目前仅见春江系列、浙04A等少量品系报道,而且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生态气候条件的种植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它是通过有性杂交方式将粳稻的核基因导入籼稻保持系,并随后将构建的核基因替换籼稻不育系的核基因实现的。
其中,选育过程如下:
a、以粳稻为亲本之一,与籼稻保持系杂交,得到F1代杂种;
b、种植杂种F1,得到F2代,选择F2代中粳稻个体为亲本之一,与籼稻保持系杂交,得到复合杂交MF1代杂种;
c、种植杂种MF1,得到MF2代,选择MF2代中粳稻个体为亲本之一,与步骤a或者步骤b中籼稻保持系对应的不育系回交,回交1-3代,选育粳型不育的早花时个体,即可。
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籼稻为籼稻三系保持系或两系不育系。
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籼稻保持系为籼稻保持系802B、籼稻保持系650B、籼稻保持系G46B和/或籼稻保持系金23B。
步骤a中,所述粳稻为沈农265。
步骤a中,所述粳稻保持系为父本。
步骤b中,所述粳稻个体为母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方法制备的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杂交水稻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制种时以前述方法制备的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为亲本之一。
粳稻:粳型水稻。
采用程氏形态指数分类法对株系进行籼粳属性分类;根据分类分值判定各株系籼粳特性,即分值18-24为粳,14-17为偏粳,9-13为偏籼,0-8为籼。
本发明选育方法,通过选择特定的亲本进行杂交,并选择特定的目标粳型水稻个体,获得的不育系材料中具有早花时特性的材料比例高。本发明方法可以稳定、高效地获得大量早花时粳型杂交稻不育系材料,克服了传统杂交育种方法频率低、偶然性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精准选育优质抗病水稻品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杂交小麦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