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烹饪机的颠炒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0198.X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奎;金声琅;孟祥忍;姜薇;潘雅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烹饪 运动 装置 | ||
一种用于智能烹饪机的颠炒运动装置,包括方形框,方形框为内部中空的方管制成,方形框的左右两侧中间均固定安装横杆,两根横杆对称设置,方形框后侧设有竖向的安装板,安装板与方形框的后侧面平行,横杆的外端均套装矩形框,横杆侧面与对应的矩形框内圈接触配合,横杆能沿对应的矩形框内圈上下移动,矩形框的后侧与安装板前侧之间均通过横向的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方形框的左右两端底部均固定安装两根竖杆。本发明可以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墙壁上,占空间小,酒店与普通家庭的厨房内均可安装使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耗能小,噪音低,容易保养,不易出现故障。燃气灶置于锅体下方,方形框通过四根横轴进行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烹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智能烹饪机的颠炒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一日三餐的烹饪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负担。烹饪不仅会耗费掉大量的业余休息时间,同时在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和热浪也是人们所厌恶的。所以市场对于烹饪机有着很强的实际需求。但现有全功能烹饪机的价格高昂,保养不便,体积庞大,而小型家用烹饪机则以搅拌烹饪为主,炒制出的菜品从色香味上都难以让用户满意。现有的具有颠勺功能的烹饪装置多数结构复杂,零件多,容易出现故障,保养不方便,制造成本高,现有的烹饪装置驱动方式多数使用电机,耗能高,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烹饪机的颠炒运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智能烹饪机的颠炒运动装置,包括方形框,方形框为内部中空的方管制成,方形框的左右两侧中间均固定安装横杆,两根横杆对称设置,方形框后侧设有竖向的安装板,安装板与方形框的后侧面平行,横杆的外端均套装矩形框,横杆侧面与对应的矩形框内圈接触配合,横杆能沿对应的矩形框内圈上下移动,矩形框的后侧与安装板前侧之间均通过横向的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方形框的左右两端底部均固定安装两根竖杆,竖杆的下端外侧均设有横轴,横轴的一端与对应的竖杆侧部轴承活动连接,横轴的另一端处均设有竖板,竖板与安装板垂直,竖板的后端与安装板的前侧固定连接,竖板的内侧均固定安装导轨条,导轨条由弧形板和两个半圆环板组成,两个半圆环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弧形板的两端,半圆环板的一端与弧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半圆环板的内圈面与弧形板朝上的内凹面相切,半圆环板的圆心处设有柱头,柱头与竖板垂直,柱头的一端与对应的竖板内侧固定连接,两个柱头相近的侧部均设有斜板,斜板的一端与对应的柱头侧面铰接连接,斜板底部与对应的柱头底部之间均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横轴的另一端侧面均与对应的导轨条内圈接触配合,方形框内圈设有锅体,锅体与方形 框内圈之间通过四个夹具固定连接,竖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烹饪机的颠炒运动装置,所述的方形框四个内侧面中间均开设第一通孔,夹具包括螺杆、弧形管、弧形内杆,支撑杆、夹杆、杠杆、铰接杆、连杆、内螺纹套管、竖轴、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螺杆均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内,螺杆的内端位于方形框的方管内部,螺杆侧面开设长条槽,第一通孔内壁均固定安装插块,插块插入到对应的长条槽内部,弧形管位于螺杆的外端处,螺杆与弧形管的外凸侧铰接连接,弧形管下端与螺杆底部之间均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弧形内杆插入到弧形管内,铰接杆的上端与弧形管下端一侧铰接连接,铰接杆的下端与弧形内杆的下端之间通过连杆铰接连接,支撑杆的下端与弧形管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杠杆的中间底部与支撑杆的上端铰接连接,杠杆的另一端与弧形管顶面的另一侧通过第三弹簧固定连接,弧形内杆的上端与杠杆的底部铰接连接,夹杆的上端与杠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弧形管的内凹侧面与锅体的上边沿外周侧面接触配合,夹杆的下端与锅体内侧面接触配合,内螺纹套管配合套装在螺杆的内端,内螺纹套管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与方形框的方管内壁轴承活动链接,方形框顶面对应内螺纹套管处均开设第二通孔,竖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通孔内部,主动伞齿轮固定安装在竖轴的下端,从动伞齿轮固定套装在内螺纹套管上,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