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MCP型S355G8+M-Z35钢板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0117.6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2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龙杰;刘印子;林明新;刘生;张萌;程含文;李媛媛;谢东;石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7/74;B21B1/46;B21D1/02;B21D37/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462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生产 粒状珠光体 层状撕裂 低屈强比 堆垛缓冷 钢板探伤 钢板组织 控制轧制 高韧性 晶粒度 抗疲劳 可焊接 连铸坯 铁素体 板型 创效 矫直 加热 订购 合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MCP型S355G8+M‑Z35钢板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连铸坯加热、TMCP控制轧制、矫直、堆垛缓冷工序。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钢板厚度:8~100mm、宽度:3000~3850mm,钢板组织为粒状珠光体和铁素体,晶粒度≥8.0级,钢板板型不平度≤3mm/m、≤4mm/5m,钢板具有优良的高强度、高韧性、低屈强比且抗疲劳、抗层状撕裂、可焊接性能;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2015 I级。本发明生产的S355G8+M‑Z35钢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甚至超越国外企业水平,实现订购合同≥1500吨/年,边际贡献1500元/吨,实现创效≥180万元/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MCP型S355G8+M-Z35钢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结合国内大型海上工程项目用钢板需求,减少钢板应用过程中过多焊接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开发超厚超宽钢板不仅减少了工程过程焊接问题,而且开发出具备优良焊接性能的钢板,避免了工程质量潜在的质量安全。经过课题攻关,我公司开发出超厚超宽且板型平直度优良、晶粒度≥8.0级优质TMCP型S355G8+M-Z35钢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甚至高于国外同领域企业水平。实现订购合同≥1500吨/年,边际贡献1200元/吨,实现创效≥180万元/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MCP型S355G8+M-Z35钢板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MCP型S355G8+M-Z35钢板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连铸坯加热、TMCP控制轧制、矫直、堆垛缓冷工序;所述TMCP控制轧制工序,采用Ⅱ型控制轧制。
本发明所述TMCP控制轧制工序,I阶段开轧温度1050~1150℃,I阶段粗轧压下量≥30mm,钢板晾钢厚度为2~3倍钢板厚度;Ⅱ阶段开轧温度850~890℃,Ⅱ阶段精轧压下量≥20mm,终轧温度840~870℃,钢板轧后ACC快速冷却,返红温度670~700℃。
本发明所述连铸坯加热工序,总加热时间≥7h,最高加热温度为1260℃,均热段温度1240~1260℃,均热段加热时间≥2h。
本发明所述矫直工序,上矫直辊调节范围为成品厚度+1~3mm,工作压力1960~2500N/m2,力矩400~600N.m。
本发明所述堆垛缓冷工序,钢板堆垛缓冷温度≥350℃,用热钢板下铺上盖,热钢板温度≥450℃,确保需要堆垛的钢板在上下热钢板中间,不允许外露,避风堆垛,堆垛时间≥48h,确保堆垛扩氢缓冷效果。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钢板厚度:8~100mm、宽度:3000~3850mm。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TMCP状态钢板组织为粒状珠光体和铁素体,晶粒度≥8.0级。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钢板板型不平度≤3mm/m、≤4mm/5m。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钢板探伤满足NB/T47013.3-2015 I级。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钢板TMCP状态力学性能:屈服强度ReH≥370MPa、抗拉强度Rm≥520MPa、延伸率A%≥23%、屈强比≤0.90、-40℃横向冲击功单值≥80J、厚拉Z%≥40%、横向弯曲无裂纹。
本发明TMCP型S355G8+M-Z35钢板产品标准参考NB/T47013.3-2015;钢板检测方法参考EN10225-2009;钢板探伤标准参考NB/T47013.3-2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