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辅助判断功能的产品测试系统及产品测试辅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9312.7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杰;张倍铭;赵保忠;黄伟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6N3/063;G06N3/0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辅助 判断 功能 产品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辅助判断功能的产品测试系统及应用于其上的产品测试辅助方法。该系统包含有一电脑装置与一测试治具,该电脑装置载有一机器学习模式。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测试治具按序测试多个待测试产品,并分别产生一测试数据而传送至电脑装置,进而由电脑装置分别产生一趋势线形图;作业员根据各趋势线形图进行判断而分别产生一人为判断结果;将各测试数据、趋势线形图与人为判断结果输入至机器学习模式进行一学习程序;以及当学习程序的样本数达一预设门限值时,使机器学习模式针对相应的测试数据与趋势线形图产生相应的一辅助判断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辅助判断功能的产品测试系统及应用于其上的产品测试辅助方法,尤其涉及使用机器学习模式来产生预测以提供作业员主观判断外的客观参考,从而能减少作业时间和避免误判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与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已于日常生活中普遍地使用各种电子产品,例如3C电子装置。而目前的生产工厂在产品的制造上,除了需在线上进行包括电路或电性测试的产线测试以符合电气安规外,还会进行产品出厂前的功能测试。根据目前技术,此一功能测试作业可使用相关的检测程序来计算出其趋势线形图,借此得知产品的品质。
举例来说,陀螺仪或加速度计等装置是一种以感测加速度方向或角速度而能感测动作的动作感测器。而针对此一产品所进行的测试可为将一动作感测器置放在一测试治具中的一测试平面上,且测试治具可对测试平面进行三维运动(包括移动与转动),进而通过观察动作感测器在不同角度上的感测结果所产生的趋势线形图来判断其功能可否正常运行。
请参见图1A与图1B,分别为对两个不同的感测器以现有技术进行功能测试的趋势线形图。在经由线上作业员对此两个趋势线形图进行检视与主观判断后,将其中的图1A判断为品质良好,也就是相应的感测器通过检测而被定义为“良好(Pass)”;另外,将其中的图1B判断为品质劣等,也就是相应的感测器未通过检测而被定义为“劣等(Fail)”。此两个图在横轴可代表转动的角度,纵轴可代表所测量到的扭力(单位:牛顿米)。
承上所述,根据作业员的经验累积,当看到所产生的线形是随着转动角度的增加变化而呈现出相应地缓慢上升趋势时,便判断产品为品质良好(Pass),如其中的图1A所示。相对地,当看到所产生的线形是随着转动角度的增加变化而未呈现出相应地缓慢上升趋势时,便判断产品为品质劣等(Fail),如其中的图1B所示。当然,品质劣等的趋势线形图亦可能以其他形式呈现,并不限于图1B的形式。
由此可知,当有大量的产品需要进行测试或者所要进行测试的项目较多时,作业员就得耗用大量时间来处理所收集到的数据并对大量的趋势线形图进行检视与判断。如此,除了会增加作业上的人力负担外,即使只是良好(Pass)与劣等(Fail)的判断分类,亦有可能会在庞大的工作量之下出现作业员的误判。再者,即使有客观的分类标准,所述的检视与判断仍然是人为的主观结果。一旦所产生的趋势线形图有较难区分的细节时,将会影响作业员本身的判断。
因而,如何开发出一个能足以应付产线上的大量产品测试并能提供作业员进行测试上的辅助判断的辅助系统,以达到减少误判几率、减少作业时间和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将是业界所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辅助判断功能的产品测试系统及应用于其上的产品测试辅助方法。该系统与方法是使用机器学习模式来产生测试上的辅助判断功能,也就是在线上作业员对所形成的趋势线形图进行检视与主观判断下,可同时使该机器学习模式经过特定演算法的训练与学习后,产生一种人工智能性质的辅助判断结果来提供作业员参考。如此,作业员在大量作业时间与庞大工作量之下所可能造成的误判就可以避免,或是一些细节无法做主观区分等情形,就有可另外参考的资源来辅助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9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