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及其极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68859.5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3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格;薛庆瑞;蒋淼;李静;李伟;温裕乾;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王运佳;张向琨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及其 | ||
1.一种二次电池的极片(1),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11)、活性物质层(12)及导电结构(13);
集流体(11)包括绝缘层(111)、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13),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13)分别设置于绝缘层(111)的两个表面;
第一导电层(112)具有第一主体部(1121)及与第一主体部(1121)相连的第一突部(1122),第一主体部(1121)的远离绝缘层(111)的表面被活性物质层(12)覆盖,且第一突部(1122)的远离绝缘层(111)的表面未被活性物质层(12)覆盖;
第二导电层(113)具有第二主体部(1131)及与第二主体部(1131)相连的第二突部(1132),第二主体部(1131)的远离绝缘层(111)的表面被活性物质层(12)覆盖,且第二突部(1132)的远离绝缘层(111)的表面未被活性物质层(12)覆盖;
导电结构(13)包括第一导电件(131)和第二导电件(132),第一导电件(131)连接于第一突部(1122),第二导电件(132)连接于第二突部(1132),第一导电件(131)朝远离活性物质层(12)的方向延伸并超出第二导电件(132);
第二导电件(132)包括第一连接部(1321)、弯折部(1322)和第二连接部(1323),第一连接部(1321)连接于第二突部(1132);
弯折部(1322)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321)朝靠近第一导电件(131)的方向弯折并且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321)和第二连接部(1323)之间,且弯折部(1322)位于第二突部(1132)的远离活性物质层(12)的一侧;
第二连接部(1323)与弯折部(1322)的靠近第一导电件(131)的一端相连并朝远离集流体(11)的方向延伸,且第二连接部(1323)连接于第一导电件(131)。
2.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第一突部(1122)、第二突部(1132)及绝缘层(111)的位于第一突部(1122)和第二突部(1132)之间的部分形成电引导部(P);
电极组件具有多个电引导部(P)和多个导电结构(13),所述多个电引导部(P)层叠设置;
第一导电件(131)的超出第二导电件(132)的部分为集流部(C),一个导电结构(13)的集流部(C)与相邻的另一个导电结构(13)的集流部(C)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端子(4)和连接于电极端子(4)的转接片(6),所述多个导电结构(13)中的每个集流部(C)均连接于转接片(6),且所述多个导电结构(13)中的每个第二导电件(132)均位于集流部(C)的远离转接片(6)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8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胶体灌注工艺
- 下一篇:新能源电池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