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8741.2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方建新;刘洋;杨阳;侯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威功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何凡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测对象 场强分布 场强 辐射天线 入射 辐射敏感度测试 三维仿真模型 测试距离 近场辐射 均匀性数据 频率电磁波 测试位置 场强覆盖 电磁防护 对象表面 范围数据 辐射区域 覆盖测试 强度分布 数据获取 电磁波 均匀性 敏感度 研发 测试 辐射 评估 试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被测对象的三维仿真模型数据和辐射天线的近场辐射场强分布数据;S2、根据被测对象的三维仿真模型数据和辐射天线的近场辐射场强分布数据得到被测对象在不同测试距离、不同位置上的不同频率电磁波入射场强分布数据;S3、根据电磁波入射场强分布数据获取辐射天线3dB场强覆盖范围数据、场强均匀性数据,以及进行充分覆盖测试并得到测试位置数据,完成对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本发明可以对不同测试距离、不同频率给出不同形状对象表面入射场强的强度分布,可对试验辐射区域场强均匀性进行评估,指导被测对象电磁防护研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来自舰船、地面或机载雷达、通信、广播电视等功率辐射的不断增多增强,已经对装备系统电子电气设备、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外部射频环境的高强辐射场是复杂电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设备的研制必须考虑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高强辐射场。强电磁环境下,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将导致设备系统感知迷茫,指挥协同紊乱,用频装备效能降低。为了保护系统级装备的关键性系统免受高强辐射场的不利影响,对该类目标必须进行高强辐射场或外部射频环境敏感性验证试验。对于民用飞行器,欧洲颁布DO-160适航测试标准;对军用装备,中国颁布GJB1389A和GJB151等标准。
现有高强辐射场或外部射频环境敏感性试验采用大功率功放和高增益天线的形式进行敏感度辐射试验,再用场强探头进行场强监测和校准,由于被测对象复杂的三维表面(如飞机、地面车辆),导致测试距离变化,被测装备辐照区域场强的均匀性难以评估;被测装备缺少三维结构上的场强覆盖和场强分布显示,导致试验人员难以操作,试验的一致性或重复性较差,使得试验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解决了现有敏感性试验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被测对象的三维仿真模型数据和辐射天线的近场辐射场强分布数据;
S2、根据被测对象的三维仿真模型数据和辐射天线的近场辐射场强分布数据得到被测对象在不同测试距离、不同位置上的不同频率电磁波入射场强分布数据;
S3、根据电磁波入射场强分布数据获取辐射天线3dB场强覆盖范围数据、场强均匀性数据,以及进行充分覆盖测试并得到测试位置数据,完成对辐射敏感度的测试。
进一步地,步骤S1中获取被测对象的三维仿真模型数据的具体方法为:
通过摄像扫描方式或激光扫描方式获取被测对象的三维参数,根据该三维参数得到三维仿真模型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1中获取辐射天线的近场辐射场强分布数据的具体方法包括如下:
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建立辐射天线三维模型,并通过仿真软件获取辐射天线1m-3m处的近场辐射场强数据,进而得到辐射天线的近场辐射场强分布数据;
或者通过近场探头测试距离辐射天线1m-3m处的近场场强分布数据,进而得到辐射天线的近场辐射场强分布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根据电磁波入射场强分布数据进行充分覆盖测试并得到测试位置数据的具体方法为:
获取被测对象待测试部位的投影面积S,将电磁波入射场强形状中的矩形作为有效覆盖形状,即有效覆盖区域,获得其有效覆盖面积B(L,f);其中L为待测部位与辐射天线的距离;f为电磁波的频率;
将有效覆盖区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次移动,根据公式
N(L,f)=S/B(L,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威功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威功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7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