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CI的3D曲面贴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8380.1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9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翔;董瑞;王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4 | 分类号: | B29C63/0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ci 曲面 贴合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CI的3D曲面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好视觉装置和调节装置,视觉装置包括相机、镜头和光源,调节装置为三自由度平台;S2:使用SCI软件进行编程,SCI程序控制视觉装置,通过相机采集到的玻璃屏与软膜的图像信息,对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关系进行标定,生成相应的视觉标定文件;S3:根据生成的视觉标定文件,SCI程序计算玻璃屏与软膜位置的偏差值,控制调节装置的电机,自动调整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S4: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调整好后,将玻璃屏与软膜进行贴合,该方法贴合精度高,可重复性好、贴合速度快,同时还适用于多种尺寸显示屏的贴合,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CI的3D曲面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手机及数码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在购买手机和数码电子产品时不仅对其实用性作参考,同时,也往往考虑其外观,一般情况下,外观好看的电子产品销量也会相对高点,其中,显示屏贴膜的美观度也成为衡量产品美观度的标准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3D曲面屏设计,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而3D曲面屏由玻璃屏与软膜贴合而成,因此,玻璃屏与软膜的贴合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3D曲面屏的贴膜一般采用手工和机械结合的贴合方式,但是传统贴合方式存在一定的缺点:产品贴合精度低、可重复性差,另外,人工操作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和失误,导致产品生产的效率和优率低下,而且,传统贴合还需要首先熟悉产品,导致产品换型麻烦,此外,传统贴合的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很明显,这些缺点对于3D曲面屏的生产都是极其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基于SCI的3D曲面贴合方法,该贴合方法贴合精度高、可重复性好、贴合速度快、适用性广且贴合良率高。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SCI的3D曲面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好视觉装置和调节装置,视觉装置包括相机、镜头和光源,调节装置为三自由度平台;S2:使用SCI软件进行编程,SCI程序控制视觉装置,通过相机采集到的玻璃屏与软膜的图像信息,对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关系进行标定,生成相应的视觉标定文件;S3:根据生成的视觉标定文件,SCI程序计算玻璃屏与软膜位置的偏差值,控制调节装置的电机,自动调整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S4: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调整好后,将玻璃屏与软膜进行贴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SCI的3D曲面贴合方法的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视觉装置和调节装置,视觉装置包括相机、镜头和光源,所述相机的数量为六个,所述镜头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光源为两个,调节装置包括三自由度平台,三自由度平台包括用于调节玻璃屏和软膜的X轴方向位置的U电机、用于调节玻璃屏和软膜的Y轴方向位置的V电机和用于调节玻璃屏和软膜曲面角度θ的W电机;S2:使用SCI软件进行编程,启动光源,两个光源分别对玻璃屏和软膜进行打光,SCI程序控制相机,每个所述相机分别对应于玻璃屏的三个固定点和软膜的三个固定点进行拍摄,采集玻璃屏和软膜的图像信息,对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关系进行标定,生成相应的视觉标定文件;S3:根据生成的视觉标定文件,SCI程序对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偏差值进行计算,控制调节装置的U电机、V电机和W电机,自动对玻璃屏和软膜的X轴与Y轴方向的位置以及曲面角度θ进行调整,使玻璃屏与软膜处在正确的位置;S4:玻璃屏与软膜的位置确定调整到位后,将玻璃屏与软膜进行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玻璃屏和软膜进行标定,生成相应的标定视觉文件,SCI程序利用标定视觉文件的参数进行计算,使调整装置精确地对玻璃屏和软膜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玻璃屏和软膜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后进行翻转贴合,该贴合方法通过SCI程序控制,贴合精度高,可重复性好、贴合速度快,同时还适用于多种尺寸显示屏的贴合,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