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石流变扰动效应仪冲击扰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68288.5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7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刘重阳;谷长宛;闫刚;杨建林;康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303;G01N3/1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流变 扰动 效应 冲击 系统 | ||
1.一种岩石流变扰动效应仪冲击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扰动动态传感器(4)、上承压板(5)、三轴箱(6)、压力传感器(7)、动力油缸(8)、找平器(13)、底座(20)、传力轴(21)、冲击扰动动力装置及两个冲击扰动复位装置,每个所述冲击扰动复位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复位器,每个所述控制器均包括控制卡片(15)、控制触杆(16)、可伸缩套管一(17)、可伸缩套管二(18)、控制器支架(28)、控制器弹簧(19)、钢筋(27)、固定卡板(25)及控制卡框(26),每个所述复位器均包括冲击复位弹簧(9)、可伸缩双层管(10)、复位弹簧支架(11)、定滑轮支架(12)、弹簧卡片(22)、传力绳(23)及定滑轮(24),所述冲击扰动动力装置包括固定环(1)、冲击弹簧(2)、冲击砝码(3)、连接环片、两个触发触杆(14);
所述传力轴(21)竖直设置,传力轴(21)上套装有冲击弹簧(2),所述冲击弹簧(2)上端顶靠在固定环(1)上,所述固定环(1)固定套装在传力轴(21)上端,冲击弹簧(2)下端与连接环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片套装在传力轴(21)上,连接环片下端面与冲击砝码(3)固定连接,冲击砝码(3)套装在传力轴(21)上,所述冲击砝码(3)设置在找平器(13)上,所述扰动动态传感器(4)套装在所述找平器(13)外侧,所述扰动动态传感器(4)设置在上承压板(5)上,所述上承压板(5)设置在三轴箱(6)上,所述三轴箱(6)设置在动力油缸(8)上方,所述动力油缸(8)的缸杆与三轴箱(6)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7),所述动力油缸(8)固定在底座(20)上,所述两个触发触杆(14)一端均与冲击砝码(3)侧壁固定连接,两个触发触杆(14)相对于传力轴(21)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两个复位弹簧支架(11)对称设置在三轴箱(6)两侧,两个复位弹簧支架(11)均固定在底座(20)上,每个复位弹簧支架(11)上端均与一个可伸缩双层管(10)的外管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可伸缩双层管(10)的内管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冲击复位弹簧(9)下端固定在可伸缩双层管(10)的内管的凸台上,冲击复位弹簧(9)上端固定有弹簧卡片(22),两个定滑轮支架(12)固定在底座(20)上并位于对应的复位弹簧支架(11)内,每个定滑轮支架(12)上均固定有一个定滑轮(24),每根传力绳(23)一端与控制卡片(15)固定连接,每根传力绳(23)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4)后穿入可伸缩双层管(10)的内管以及冲击复位弹簧(9)内并与弹簧卡片(2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卡片(15)匹配设置在控制卡框(26)与固定卡板(25)之间的空隙内,固定卡板(25)与底座(20)上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器弹簧(19)竖向设置,控制器弹簧(19)下端与底座(20)固定连接,控制器弹簧(19)上端与控制卡框(26)下端面固定连接,控制器弹簧(19)及控制卡框(26) 均设置在控制器支架(28)内,所述控制卡框(26)上端与竖向设置的钢筋(27)下端螺纹连接,所述钢筋(27)上端穿过可伸缩套管二(18)与可伸缩套管一(17)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触杆(16)竖向设置在触发触杆(14)下方,控制触杆(16)下端设置在可伸缩套管一(17)的内管内,可伸缩套管一(17)的内管通过顶丝一与控制触杆(16)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支架(28)下端与底座(20)固定连接,控制器支架(28)上端与可伸缩套管二(18)的外管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流变扰动效应仪冲击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27)上端穿过可伸缩套管二(18)内管并与可伸缩套管一(17)的内管或外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石流变扰动效应仪冲击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缩套管一(17)、可伸缩套管二(18)以及可伸缩双层管(10)均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相套设置,外管管壁沿径向设有至少一个螺纹通孔,所述至少一个螺纹通孔内旋接有顶丝二,外管通过所述顶丝二与内管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未经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2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弯测试系统及单弯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硬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