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67884.1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鄢平;黄威;胡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1202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刺梨茶 制备 改善睡眠 养分流失 茶饮料 决明子 重量份 红茶 刺梨 养胃 甘草 枸杞 | ||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刺梨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刺梨20‑80份、红茶10‑30份、黑枸杞5‑15份、决明子1‑10份、雪菊0.5‑4份、甘草0.2‑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刺梨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养分流失少、养胃、营养成分高及改善睡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刺梨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Rosa roxbunghii)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
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特别是刺梨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SOD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质,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刺梨的果实同时也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成熟的刺梨肉质肥厚、味酸甜、果实富含糖、维生素、胡萝卜素、有机酸和20多种氨基酸、1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是当前水果中最高的,每100克鲜果中含量841.58~3541.13毫克,是柑橘的50倍,猕猴桃的10倍,具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刺梨果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其味酸、涩、平;消食健脾,收敛止泄;用于治疗积食腹胀、痢疾、肠炎、维生素C缺乏症等,刺梨汁还具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合成并具有防癌作用;对治疗人体铅中毒有特殊疗效。刺梨提取物中有效成份维生素C,有抗衰老、延长女性青春期等作用。
黑枸杞在《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药经典著作记载用于:治疗心热病、心脏病、月经不调、停经等且药效显著。黑枸杞富含花青素,具有强有力的抗氧化能力,能够保护人体免受含有自由基的有害物质的损伤,延缓衰老;还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的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同时黑枸杞还具有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以及明目的功效。
雪菊,又名两色金鸡菊,原产美国中西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广为栽培的一种植物,学名双色金鸡菊。由于生长环境较少污染、海拔高,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故现今已经逐渐作为一种茶饮普及开来。有神奇的降压、降脂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清肝明目、益肝补阴、美容养颜、润肠通便之特性,对用眼过度造成的视觉疲劳与饮酒造成的肝脏伤害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并且睡前饮此茶不会失眠,反而具有安神之功效。
对于刺梨产品,出现了大量研究者将刺梨与其他原料搭配制备成保健产品,如将刺梨与茶制备成茶饮料等。但未见将刺梨与红茶、黑枸杞、决明子、雪菊、甘草等药食两用或中药材作为原料配制成茶饮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养分流失少、养胃、营养成分高及改善睡眠的刺梨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刺梨茶,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刺梨20-80份、红茶10-30份、黑枸杞5-15份、决明子1-10份、雪菊0.5-4份、甘草0.2-1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刺梨50份、红茶20份、黑枸杞10份、决明子5份、雪菊2份、甘草0.7份。
优选的,所述红茶包括祁门红茶、滇红红茶、闽红红茶、政和红茶、坦洋红茶、白琳红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一种制备刺梨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新鲜无腐烂的刺梨全果,拣选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沸水蒸制4-10分钟,直至微软,破碎,进行微波干燥,使其水分低于12%,备用;
(2)选取上述量份的黑枸杞、决明子、雪菊、甘草,筛选除杂后分别进行处理,使之水分低于12%,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7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茶的加工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石斛龙井茶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