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7051.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建;郎明春;彭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邢伟;熊礼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捞 钻杆导向 套筒 卡紧机构 钻杆打捞 打捞筒 芯轴 进口 水平定向钻 弧形叶片 套筒内壁 钻杆 多次重复 活动卡舌 喇叭口状 套筒径向 一端设置 中空结构 装置结构 钻杆套 伸缩 卡紧 钻机 环绕 贯穿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打捞套筒、打捞筒芯轴、卡紧机构以及旋捞机构,其中,打捞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钻杆导向进口,钻杆导向进口呈喇叭口状;打捞筒芯轴设置为与钻杆相配合的中空结构,打捞筒芯轴的一端位于打捞套筒内并与钻杆导向进口连接,另一端贯穿远离所述钻杆导向进口的一端,并与钻机连接;卡紧机构设置于打捞套筒内壁用于卡紧钻杆,卡紧机构包括多个环绕设于打捞套筒内壁并能够沿打捞套筒径向方向伸缩的活动卡舌;旋捞机构包括若干弧形叶片,所述若干弧形叶片设置于所述钻杆导向进口的外侧,能够将钻杆套进所述打捞套筒内。本发明的钻杆打捞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多次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开挖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技术的逐渐成熟,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面对大口径、复杂岩石地层时,特别是在进行大口径扩孔过程中,由于钻杆承受的扭矩过大,钻杆在推拉、旋转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容易造成钻杆疲劳失效,发生钻杆断裂。钻杆断裂在孔内后,如果不及时打捞出来,容易造成孔内钻杆被钻屑淤积抱死的风险,最终导致该孔道报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断裂的钻杆从孔中打捞出来的打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所述钻杆打捞装置可以包括打捞套筒、打捞筒芯轴、卡紧机构以及旋捞机构,其中,所述打捞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钻杆导向进口,所述钻杆导向进口的端面呈锥面状;所述打捞筒芯轴设置为与所述钻杆相配合的中空结构,所述打捞筒芯轴的一端位于所述打捞套筒内并与所述钻杆导向进口连接,另一端贯穿远离所述钻杆导向进口的一端,并与钻机连接;所述卡紧机构设置于打捞套筒内壁用于卡紧钻杆,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多个环绕设于打捞套筒内壁并能够沿打捞套筒径向方向伸缩的活动卡舌;所述旋捞机构包括若干弧形叶片,所述若干弧形叶片设置于所述钻杆导向进口的外侧,能够将钻杆套进所述打捞套筒内。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卡紧机构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活动卡舌相配合的弹片构件,所述弹片构件的一端固定于打捞套筒壁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卡舌连接,能够使所述活动卡舌沿打捞套筒径向方向伸缩。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钻杆打捞装置还可以包括排沙浆孔,所述排沙浆孔可以设置于打捞套筒壁和/或打捞筒芯轴的所述另一端。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旋捞机构可以包括两个弧形叶片,所述两个弧形叶片可以沿打捞套筒轴线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卡舌可以呈楔形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卡紧机构可以包括5个活动卡舌,所述5个活动卡舌两两相间72°并沿打捞套筒轴线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钻杆导向进口的端面与打捞套筒中心轴线所在平面的夹角可以为10度~30度。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叶片与所述打捞套筒可以螺纹连接或插接式连接。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打捞筒芯轴与所述打捞套筒可以套嵌式连接或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用于水平定向钻的钻杆打捞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打捞套筒的筒径可以从钻杆导向进口向远离钻杆导向进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壁厚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7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