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5886.7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深根;丁云集;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08 | 分类号: | H01M8/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铂锭 回收 有机溶剂溶解 资源循环利用 工业化应用 阳离子树脂 再生 火法精炼 全氟磺酸 无污染物 氧化络合 氟化物 膜溶解 双极板 提纯 拆解 除杂 吸附 铸膜 精炼 焚烧 排放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回收方法,属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所述方法包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拆解、全氟磺酸(Nafion)膜溶解和铸膜再生、铂的氧化络合及提纯精炼,最终得到双极板、再生Nafion膜和铂锭。本发明采用有机溶剂溶解回收高价值的Nafion膜,避免了传统直接焚烧产生的氟化物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采用阳离子树脂吸附和火法精炼除杂,得到纯度99.99%以上的铂锭,具有流程短、无污染物排放的特点,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属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由燃料电池堆和辅助系统组成,其成本约占到整车成本的63%。燃料电池系统中电堆的成本达到了2/3,燃料电堆的成本约占整个燃料电池车成本的41%。燃料电池堆是燃料电池系统的心脏,单个燃料电芯主要是由双极板(氢氧供给的机构)和膜电极构成,膜电极主要是由质子交换膜、扩散层(碳纤维膜)、铂催化剂组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以氢气为燃料,以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在铂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质子交换膜单向导通H+形成电流。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部件,厚度仅50~180um。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电解质和电极活性物质(催化剂)的基地,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只容许H+透过,而不容许H2分子及其它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具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和结构强度,以及膜表面适合与催化剂结合等性能。
目前,燃料电池中大量采用的是Nafion膜。Nafion是一种过氟磺酸聚合物,具有氟化共聚物骨架,磺酸基团与其化学连结,并有固定位置,质子则联结自由,可起导电作用。Nafion膜的价格昂贵,在燃料电池系统中膜的成本占总成本的20%~30%。双极板目前主要有金属双极板、无空石墨双极板、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双极板是机加石墨板,由于纯石墨板硬度大且脆,需要精密的机械加工,双极板占整个燃料电池重量的60%、成本的13%。由于质子交换膜电池运行温度较低,必须使用铂系贵金属用于提升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速度,目前使用量在100g左右。近年来铂的用量已大幅减少。膜电极上铂的负载量从10mg/cm2降到了0.02mg/cm2,铂的负载量降低了近200倍,根据美国能源局目标,随着燃料电池电堆技术的创新,未来质子交换膜电堆中铂用量将有望降低至50g,而最终目标是将用量控制在20-30g。因此,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回收能缓解铂的供应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回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发明专利(200810011454.3)公开了一种超声震落、高压溶解和离心分离的方法回收燃料电池中贵金属催化剂,该方法效率不高,离心分离不彻底,铂的纯度不高,而且质子交换膜未能有效回收。中国发明专利(200610111901.3)公开了一种剥离膜电极的基体材料的方法,即用溶剂将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层分别,该专利未涉及质子交换膜的回收再利用和催化层中铂的回收。中国发明专利(201710047458.6)公开了一种废旧燃料电池资源化的方法,具体涉及双极板和膜电极的分离、膜电极热解、铂氧化浸出。该方法回收了双极板和铂,但质子交换膜热裂解没有回收,且热裂解产生大量的氟化物和硫化物,环境污染严重。中国发明专利(201510953480.8)公开了超声剥离质子交换膜、阴极、阳极催化层、电子交换膜清洗、铂炭催化剂回收,该方法回收了质子交换膜与金属铂,但操作难度大,特别是电解质膜的回收,很难从固液相中直接取出。
综上,现有的质子交换膜回收过程存在氟化物、硫化物污染、有价材料未高效回收问题,如何将燃料电池中高价值材料(双极板、质子交换膜、铂)循环利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5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