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作鱼漂的泡沫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65529.0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白恒欣;李博渊;白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九恒舰船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 地址: | 47194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漂 聚双马来酰亚胺 泡沫材料 组合料 气相二氧化硅 制造工艺 制作 表面活性剂 加氢催化剂 聚酯多元醇 新型材料 发泡剂 非晶态 固化剂 易加工 重量比 粒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鱼漂的泡沫材料,其组分及组分重量比为:聚双马来酰亚胺组合料65‑75,发泡剂HFC‑365 10‑15,非晶态加氢催化剂2‑5,气相二氧化硅10,表面活性剂502 0.5‑2,固化剂PAG 90‑100;所述的聚双马来酰亚胺组合料为在聚双马来酰亚胺中加入聚酯多元醇所形成的组合料;所述的气相二氧化硅粒径为7‑40纳米。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材料的制造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发明所制得的鱼漂用泡沫材料,工艺简单,成本只有纳米漂的三分之一,不仅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纳米漂的效果,而且材料本身易加工,是制作鱼漂的新型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沫材料,具体是一种用于制作鱼漂的泡沫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制作鱼漂的材料主要有巴尔沙木、芦苇、孔雀羽、纳米漂等。巴尔沙木密度0.1-0.23g/cm3,能大规模机器生产,但是易吸水,易碎,使用时处理不当会折断;芦苇和孔雀羽浮漂制作工艺复杂,受温度影响易开裂,使用寿命短。巴尔沙木、芦苇、孔雀羽等漂身素材取自自然,均匀程度无法保证,个体差异性较大。纳米漂由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材料制成,被称为纳米漂,泡孔直径为20μm,密度0.05g/cm3,浮力比大,不吸水,密度均匀,成型迅速,适合工厂化生产,但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而其他常见的泡沫材料则因为泡孔较粗,无法满足表面刷漆要求且吸水,因此无法制作鱼漂。
根据《低密度微孔聚合物泡沫的制备》可以生产出孔径1-20μm的泡沫,同时密度在0.02-0.1g/cm3,但是其泡孔为开放状结构,容易吸水,无法制作鱼漂;其文中提到的其余微孔材料密度都在0.1g/cm3以上或者为开孔材料,也无法用于鱼漂的制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制作鱼漂的泡沫材料及其制造工艺,通过本发明制造的鱼漂材料,能够达到纳米漂的效果,不仅工艺简单,且成本大幅降低。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作鱼漂的泡沫材料,其组分及组分重量比为:
聚双马来酰亚胺组合料 65~75,发泡剂HFC-365 10~15,非晶态加氢催化剂 2~5,气相二氧化硅 10,表面活性剂502 1~2,固化剂PAG 90~100。
所述的聚双马来酰亚胺组合料为聚双马来酰亚胺中加入聚酯多元醇所形成的组合料,其组分质量配比为:聚双马来酰亚胺30~50,聚酯多元醇50~70。
所述的气相二氧化硅粒径为7~-40纳米。
以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鱼漂的泡沫材料的制造工艺,其步骤如下:
1)按配比将聚双马来酰亚胺组合料原液、非晶态加氢催化剂、气相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502和发泡剂进行搅拌,搅拌1小时后,将得到的搅拌均匀的混合料加进发泡机一号储料罐内。
2)将固化剂PAG加进发泡机二号储料罐内。
3)用空气压缩机向两个储料罐内加压,达到1.2兆帕的压力。
4)在室温、料温都达到15~25摄氏度的情况下, 测好一号和二号储料罐内的料比,把一号储料罐和二号储料罐的原料(液态原料)按1:1的料比注入模具内进行发泡。
5)发泡后让成型的泡沫在模具内后熟化(让泡沫在模具内继续进行化学反应)一个小时。
6)脱模,脱模后放置二十四小时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九恒舰船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九恒舰船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5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