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式垃圾车噪音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5054.5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3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会;范师锋;赵彤;赵景岩;孔云红;吴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中通新能源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20 | 分类号: | F15B11/20;F15B13/07;F15B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式垃圾车 滑板 刮板 慢速 噪音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阀 闭合控制 工作噪音 控制流量 控制系统 下行控制 运行过程 可控的 中油缸 油缸 噪声 装载 上行 张开 | ||
一种压缩式垃圾车工作噪音控制系统及方法,利用PLC控制器控制流量可控的液压控制阀和刮板张开控制单元、滑板下行控制单元、刮板闭合控制单元、滑板上行控制单元的状态,使各油缸的运行过程为:慢速‑快速‑慢速‑到位。杜绝装载过程中油缸撞击声音,减少了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清运车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噪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卫城乡一体化不断扩展,压缩式垃圾车因其压缩容量大、密封性好、装料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已成为我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重要工具之一。生活垃圾的收集一般集中在凌晨五点左右,小区居民大都处在睡眠阶段,压缩式垃圾车工作噪音较大,会影响居民休息,容易引发不满情绪。
后装式压缩车通过液压系统中的油缸驱动翻桶装置将垃圾收集到填装器中,然后通过油缸驱动旋压机构循环动作将垃圾压缩收集到垃圾箱中。旋压机构主要有刮板、滑板和两组驱动油缸组成,工作时通过程序控制两组油缸顺序驱动刮板、滑板完成工作循环。循环装载过程包括刮板油缸缩回刮板张开、滑板油缸缩回滑板下行、刮板油缸伸出刮板刮合、滑板油缸伸出滑板上行。压缩式垃圾车的噪音主要来自旋压机构工作时油缸的撞击声与机构和机构快速换向时机械结构运动付的噪音。现有的运动方案是在油缸运行接近终位时,传感器感应提前信号发出动作转换指令,液压控制阀执行换向动。但是由于旋压机构工作时油缸运行速度较快,大于0.1米/秒,油缸运行到位后活塞与缸体撞击声音较大,而且液压阀的换向冲击噪音也较大。现有方案不能很好解决压缩式垃圾车工作噪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式垃圾车工作噪音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杜绝装载过程中油缸撞击声音,大大降低了工作时的噪音。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式垃圾车工作噪音控制系统,包括:
刮板张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刮板张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始张开阶段、中间张开阶段、最后张开阶段和张开到位阶段;控制初始张开阶段和最后张开阶段的刮板张开速度小于中间张开阶段的刮板张开速度;
滑板下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滑板下行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始下行阶段、中间下行阶段、最后下行阶段和下行到位阶段;控制初始下行阶段和最后下行阶段的滑板下行速度小于中间下行阶段的滑板下行速度;
刮板闭合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刮板闭合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始闭合阶段、中间闭合阶段、最后闭合阶段和闭合到位阶段;控制初始闭合阶段和最后闭合阶段的刮板闭合速度小于中间闭合阶段的刮板闭合速度;
滑板上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滑板上行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始上行阶段、中间上行阶段、最后上行阶段和上行到位阶段;控制初始上行阶段和最后上行阶段的滑板上行速度小于中间上行阶段的滑板上行速度;
液压控制单元,包括可调速液压控制阀和油泵,用于向所述刮板张开控制单元、滑板下行控制单元、刮板闭合控制单元、滑板上行控制单元供油。
控制中心,包括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液压控制阀的开度和刮板张开控制单元、滑板下行控制单元、刮板闭合控制单元、滑板上行控制单元的运行过程;
所述控制中心与液压控制单元、刮板张开控制单元、滑板下行控制单元、刮板闭合控制单元和滑板上行控制单元分别相连。
所述刮板张开控制单元包括:刮板、刮板油缸、第一张开电磁气阀、第二张开电磁气阀、刮板传感器感应板和刮板张开到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张开电磁气阀、第二张开电磁气阀、刮板张开到位传感器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张开电磁气阀、第二张开电磁气阀均安装在所述液压控制阀上,所述第一张开电磁气阀、第二张开电磁气阀均通过液压控制阀及液压油管与刮板油缸连接,所述刮板传感器感应板与刮板张开到位传感器在刮板张开到位前发生信号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中通新能源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聊城中通新能源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5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