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加载MBBR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4159.9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阳;谢晓朋;汪德罡;赵梦奇;刘灿波;冯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翰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 加料泵 加料管 配水池 加载 配制 污水处理技术 反硝化处理 硝化处理 运行成本 加料 沉淀池 混合液 曝气量 污泥池 池容 除污 挂膜 好氧 吸附 水力 沉淀 排污 缺氧 停留 达标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加载MBBR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活性炭投加罐、配水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沉淀池和污泥池;活性炭投加罐连接有加料管,加料管上设置有加料泵;通过加料泵向配水池投加活性炭;还提供了利用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依次包括配制活性炭投加料、配制污水处理混合液、反硝化处理、硝化处理、沉淀及排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COD一次不达标、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具有吸附除污效果好、易挂膜、减少池容及水力停留时间、降低曝气量并且节约运行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加载MBBR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是近年来颇为重视的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其吸取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工艺。其核心是将密度接近于水的悬浮填料投加到反应器中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填料在曝气和反应器中水流的作用下呈流化状态,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填料在反应器内混合液回旋翻转的作用下自由移动;对于好氧反应器通过曝气作用,在缺氧和厌氧反应器中则是通过机械搅拌,为填料提供回旋力使其移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属于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方法,其技术核心为利用独特载体的具有独特构筑结构的生物反应池,便于载体和污泥中微生物循环。因填料、水都是运动的,故气、水、固相之间的传质较好,填料上生物膜的活性较高,提高了系统的有机负荷和效率,出水水质稳定。
目前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对部分有机物可快速降解,而对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经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后无变化;(2)对于含悬浮物较大的污水,或难降解的污水,需延长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以便取得较好的COD去除效果;(3)当进水COD较高或者污水中含油时,容易导致悬浮填料表面的生物膜量厚度增大,导致好氧微生物大量死亡,影响微生物降解效率,还会导致填料在反应器中的流动性变差。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工艺选择了具有活性炭性质的填料代替传统的悬浮填料投加到反应器中,如专利号ZL200820019726.X菱角皮炭填料生物膜移动床,此种菱角皮炭填料以及德国的LEVAPOR悬浮填料虽然具有吸附COD的功能,开始可产生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但是当此类填料吸附饱和后,其仅仅是充当了填料的作用,已无吸附性能;此外,当吸附饱和时,其已挂上大量生物膜,体积变大变重而结块,需要大量曝气才能保持悬浮状态,增加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加载MBBR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吸附除污效果好、易挂膜、减少池容及水力停留时间、降低曝气量并且节约运行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炭加载MBBR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活性炭投加罐、配水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沉淀池和污泥池;所述活性炭投加罐连接有加料管,加料管上设置有加料泵;通过加料泵向配水池投加活性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炭投加罐并向配水池中投加活性炭,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将有机物吸附到活性炭的表面,易于微生物获取食物,增加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同时,难降解的有机物被活性炭吸附去除,解决了微生物降解不了的有机物。
作为优选,所述配水池内安装有搅拌装置,从配水池输出的污水进入缺氧MBBR池;所述缺氧MBBR池内安装有搅拌装置,并且填充有悬浮填料,缺氧MBBR池上部侧壁设置第一出水口,从缺氧MBBR池输出的污水进入好氧MBBR池。
作为优选,所述好氧MBBR池内,填充有悬浮填料,好氧MBBR池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好氧MBBR池上部侧壁设置第二出水口、下部侧壁设置回流孔,从第二出水口输出的污水进入沉淀池,从回流孔输出的回流液输送到配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翰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翰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4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稳定微纳乳液及其在含油污泥分离中的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