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测量时延修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63844.X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航;高翔;黄悦琪;刘少俊;张涌新;王毅;郭一杉;翁卫国;吴卫红;徐甸;曲瑞阳;张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郑芳;王桂名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在线 连续 监测 系统 测量 修正 方法 | ||
1.一种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测量时延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空间和分析结合的时延计算方法的提出:测量各烟气采样管中的烟气流速和采样管实际长度,计算被测烟气通过采样装置到达分析仪表所需的时间,即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对采样烟气的测量时延;
对于热电厂超低排放智能环保岛中的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其采样点包括SCR系统脱硝前烟气采样点,WFGD系统脱硫前采样点,WFGD系统脱硫后采样点,WESP系统除尘前采样点和WESP系统除尘后采样点,通过采样管在采样点出口刻度
在采样仪器能够测得烟气动压和烟气静压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气体流速计算公式对计算得到的烟气平均流速进行适当修正:
其中,
系统分析仪分析污染物浓度耗时为
(2)预测模型的建立:通过被测烟气历史采样值,根据不同污染物选取相应输入量,通过深度学习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对SCR脱硝前烟气的采样,采集不同负荷和不同煤种下的特征量,包括锅炉负荷、给煤量、总风量、入口原烟气NOx浓度、入口原烟气氧量、入口温度;
(3)针对不同采样断面下的不同污染物浓度进行的预测:利用步进滚动的迭代预测方法来预测被测烟气中污染物的当前实时浓度;
以步骤(1)计算得到的测量时延
步骤(1)中,获得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对采样烟气测量时延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L1:SCR系统脱硝前采样位点的确定,通过观测得到脱硝前采样管在采样点出口刻度
步骤L2:结合仪器参数和采样泵参数,通过采样流量并综合考虑采样气体的温度、压力、湿度因素的影响,计算被测烟气在采样管中的平均流速
步骤L3:计算被测烟气经过各采样管到达分析仪所需的时间,即需要修正的测量时延;其中系统分析仪分析污染物浓度耗时
步骤(2)中,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T1:对热电厂超低排放智能环保岛中CEMS系统对SCR脱硝前烟气的采样,输入量为锅炉负荷
步骤T2:采集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修正,确定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样本大小,工况样本集为D(
步骤T3:取样本数目的90%作为训练集,其余10%作为检验集;
步骤T4:用处理好的数据建立训练模型并评估模型性能,根据模型收敛性调整参数;
步骤(3)中,步进滚动的迭代预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采用过去一个时间周期内的烟气历史采样值作为第一次迭代预测过程中的输入量,通过预测模型输出一个预测值;
步骤S2:第二次迭代预测过程中,步骤S1中的预测值与烟气历史采样值的一部分相结合形成新的输入量,通过预测模型输出一个预测值;
步骤S3:之后每一次的输入量形成过程都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方式完成,根据上一步输出的预测值来更新下一次的输入量;
步骤S4:当完成对下一个时间周期的全部预测时,本次迭代预测过程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38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用瓦斯监测仪挂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