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木塑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63835.0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程华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连森裕腾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97/02;C08L51/06;C08L23/06;C08L91/06;C08K3/26;C08K3/22;C08K3/32;C09D167/00;C09D7/62;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四氧化三铁 改性 涂料 木塑复合板材 木塑复合材料 复合板材 生产工艺 产品市场竞争力 高温高压条件 羟基聚酯树脂 钛酸酯改性 烘干定型 挤压固定 质量比 质量份 溶剂 粉体 抗折 喷覆 组份 成型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木塑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具体方法如下:将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涂料均匀喷覆在两块特制木塑复合材料中间,于128‑135℃、0.15‑0.18MPa高温高压条件下烘干定型,再经挤压固定成型,即得,所述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涂料与所述特制木塑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1:100‑150;所述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涂料,按质量份数计,具体包括如下组份:钛酸酯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粉体30‑50份、羟基聚酯树脂120‑150份、助剂10‑15份、溶剂25‑40份。经过实验,本发明生产出的木塑复合板材相比于市售木塑复合板材,具有更高的抗折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木塑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35%-7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塑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将塑料和木质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热挤压成型的板材,称之为挤压木塑复合板材。
纳米材料拥有传统材料不具备的各种优良属性,因此将纳米材料与传统木塑材料进行复合得到的复合板材耐腐蚀性好、强度高,但是复合工艺及组份配比不同,会大大影响复合板材的性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木塑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
一种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木塑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具体方法如下:将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涂料均匀喷覆在两块特制木塑复合材料中间,于128-135℃、0.15-0.18MPa高温高压条件下烘干定型,再经挤压固定成型,即得,所述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涂料与所述特制木塑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1:100-150;
所述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涂料,按质量份数计,具体包括如下组份:钛酸酯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粉体30-50份、羟基聚酯树脂120-150份、助剂10-15份、溶剂25-40份;
所述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涂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将所述钛酸酯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粉体、所述羟基聚酯树脂、所述助剂和所述溶剂混合,然后放入高速球磨机中以300-500r/min球磨2-4小时,再高速分散后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特制木塑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具体包括如下组份: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80-100份、木粉50-60份、钙粉10-15份、马来酸酐接枝PP1-3份、钛酸酯偶联剂1-3份、聚乙烯蜡0.5-1份、液态石蜡0.5-1份、抗氧剂1-4份、三氧化二锑1-3份、多聚磷酸铵1-3份。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包括如下组份:多异氰酸酯30-40份、多元醇5-8份、多元胺类扩链剂1-5份、低聚物多元醇3-7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2-0.08份、丙酮8-15份、中和剂2-4份、去离子水80-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A按比例依次将多元醇、低聚物多元醇混合后置于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120-130℃,真空脱水至含水量0.2%以下;
B降温至80-85℃,滴加多异氰酸酯,在45-50分钟内滴加完毕,然后升温至90-95℃,滴加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30-35分钟内滴加完毕,视体系粘度补充丙酮,测定NCO值,当测定的值与理论设计值接近时终止反应;
C继续搅拌将温度降至50-55℃,缓慢滴加中和剂,继续搅拌反应25-30分钟,加入计算量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60-80分钟,减压下蒸脱丙酮,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连森裕腾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连森裕腾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3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