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种子用自动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3104.6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9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钟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为县嘉禾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主分类号: | F26B17/14 | 分类号: | F26B17/14;F26B23/04;F26B25/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自动烘干装置 烘干装置 水稻种子 种子收集 出种口 固定筒 进种口 壳体 下端 堆积 体内 陶瓷纤维板 耐热性能 人工参与 上下端部 陶瓷纤维 真空成型 种子烘干 转动电机 转动装置 发热棒 连接板 上端 铰接 扇片 箱中 自动化 分流 出口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种子烘干领域,具体是一种水稻种子用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的上下端部分别用于进种和出种的进种口和出种口,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位于进种口下端用于使得种子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位于出种口上端用于使得烘干装置开启的转动装置,所述的种子口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烘干的种子收集箱,利用分流扇片和发热棒配合使得种子相互分离,减少因堆积而无法彻底烘干的现象;利用转动电机和相互铰接的连接板使得固定筒上的出口露出来,烘干的种子直接落入出种口中并最终堆积在种子收集箱中,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利用陶瓷纤维板作为固定筒,以陶瓷纤维为原材料,真空成型,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烘干领域,具体是一种水稻种子用自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系,对延续物种起着重要作用,而种子并不是随时都能播种,为了保证种子能在来年春天或是更长时间后继续播种、生长、繁殖需要对其进行烘干或冷藏保持种子的活性,尤其是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清洗及筛选,都需要将种子放置在盐水及清水中,完毕后又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晾晒,温度过高则使得种子死亡,温度过低无法彻底晾干,而人工通常无法准确把握温度范围导致种子质量问题频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稻种子用自动烘干装置。
一种水稻种子用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的上下端部分别用于进种和出种的进种口和出种口,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位于进种口下端用于使得种子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位于出种口上端用于使得烘干装置开启的转动装置,所述的种子口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烘干的种子收集箱。
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固定筒、内置于固定筒内的旋转机构,所述的固定筒内设置有用于使得固定筒内部具有一定温度的发热棒,所述的发热棒通过导线与外界的电源连接。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外壁上的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连接的旋转棒、设置在旋转棒上的分流扇片。
所述的固定筒为陶瓷纤维制成,所述的发热棒的温度由外接的控制器控制在28-31摄氏度。
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电机、与转动电机连接的连杆一、与连杆一配合的连杆二、与连杆二配合的L板、与L板连接的堵口板、与堵口板铰接的数个连接板、设置在固定筒的外壁上且与连接板铰接的固定板。
所述的固定筒上在堵口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使得种子出来的出口,所述的堵口板与数个连接板高度均为平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分流扇片和发热棒配合使得种子相互分离,减少因堆积而无法彻底烘干的现象;利用转动电机和相互铰接的连接板使得固定筒上的出口露出来,烘干的种子直接落入出种口中并最终堆积在种子收集箱中,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利用陶瓷纤维板作为固定筒,以陶瓷纤维为原材料,真空成型,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稻种子用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壳体2、设置在壳体2的上下端部分别用于进种和出种的进种口1和出种口6,述的壳体2内设置有位于进种口1下端用于使得种子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所述的壳体2内还设置有位于出种口6上端用于使得烘干装置开启的转动装置,所述的种子口6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烘干的种子收集箱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为县嘉禾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未经无为县嘉禾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3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