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3068.3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姜达军;朱凌志;赵大伟;陈宁;张磊;钱敏慧;刘艳章;王湘艳;葛路明;曲立楠;施涛;赵亮;韩华玲;于若英;彭佩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参与 系统 调频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光伏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光伏电站并网点频率和频率变化率计算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
根据所述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修正光伏电站的有功功率初始指令值,得到最终的光伏电站有功功率参考值;
基于所述最终的光伏电站有功功率参考值对光伏电站的并网点有功功率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光伏电站并网点频率和频率变化率计算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包括:
当并网点频率在设定的调节死区范围内时,将有功功率调节量设定为零;
当并网点频率超出设定的调节死区范围,且并网点频率低于系统额定频率时,根据并网点频率变化率和设定的下降变化率阈值,计算确定有功功率调节量;
当并网点频率超出设定的调节死区范围,且并网点频率高于系统额定频率时,根据并网点频率变化率与设定的第一上升变化率阈值和第二上升变化率阈值,计算确定有功功率调节量;
其中,所述第二上升变化率阈值大于第一上升变化率阈值;
所述设定的调节死区范围包括:大于频率死区下限值且小于频率死区上限值;
所述并网点频率和频率变化率分别为经过低通滤波后的光伏电站并网点频率和频率变化率;
所述当并网点频率超出设定的调节死区范围,且并网点频率低于系统额定频率时,根据并网点频率变化率和设定的下降变化率阈值,计算确定有功功率调节量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ΔP为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f为测得的并网点频率,fL为频率死区下限值,KL为并网点频率低于额定频率时的功频调节系数,RfL为设定的下降变化率阈值,为并网点频率处于下降阶段时等于fL时的变化率,Padd为光伏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恒定功率调节量,fmin为系统扰动造成并网点频率下降的最低值;并网点频率变化率为df/d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并网点频率超出设定的调节死区范围,且并网点频率高于系统额定频率时,根据并网点频率变化率与设定的第一上升变化率阈值和第二上升变化率阈值,计算确定有功功率调节量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ΔP为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f为测得的并网点频率,fH为频率死区上限值,KH为并网点频率高于额定频率时的功频调节系数,为并网点频率处于上升阶段时等于fH时的变化率,RfH1为设定的第一上升变化率阈值,RfH2为设定的第二上升变化率阈值,Pcur1为设定的光伏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第一恒定功率调节量,Pcur2为设定的光伏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第二恒定功率调节量,且Pcur2<Pcur1<0,fmax为系统扰动造成并网点频率上升的最高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修正光伏电站的有功功率初始指令值,得到最终的光伏电站有功功率参考值,包括:
将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叠加至光伏电站的有功功率初始指令值,得到光伏电站新的有功功率参考值;
根据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和新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结合光伏电站的最大可发功率值和最小可发功率值进行判断,计算得到光伏电站的最终有功功率参考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站的最终有功功率参考值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Pref为光伏电站的最终有功功率参考值,ΔP为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量,Pref1为光伏电站新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max为光伏电站的最大可发功率值,Pmin为光伏电站的最小可发功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30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