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清洗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1711.9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春;李帮裕;周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B08B13/00;B06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流 超声波 物体表面 清洗 连续相 分散相 阻滞层 微泡 超声波发生器 超声波辐射 超声波清洗 非线性振动 初始频率 气体分散 清洗效果 静压力 制备 损伤 腐蚀 交界 发射 传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清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多相流,并将多相流分布在被清洗物体表面;其中,多相流包括连续相和分散相,连续相为液体,分散相包含气体,多相流中气体初始呈微泡状;2)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多相流中传播后到达被清洗物体;调节超声波初始频率为,使多相流在被清洗物体表面形成超声波阻滞层,其中,0.2<k<0.4,P为多相流中的初始静压力,R为气体微泡的初始平均半径,ρ为连续相的密度。本发明通过可避免超声波辐射对被清洗物体表面和内部造成直接损伤或腐蚀。此外,在超声波阻滞层中,大部分的超声波的能量被转移至气体分散相和连续相的交界面的强非线性振动中,进而强化对物体表面造成清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波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波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能量的传播形式。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度作用及直进流作用对液体和污物直接、间接的作用,可以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目前,超声波清洗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的各个领域,包括表面喷涂处理行业、机械行业、电子行业、医疗行业、半导体行业、钟表首饰行业、光学行业、纺织印染行业。
利用超声波进行清洗时,超声波发生器产生出高频超声波,超声波震动传播过程中产生冲击力和摩擦力,从而将物体上的污渍去除。为了提高超声波的清洗效果,公告号为CN200510108823 .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洗净系统及方法,其包括一超声波洗净器以及气泡产生器,气泡产生器能产生含多个微纳米气泡的微乳泡水,其利用含微纳米气泡的微乳泡水增强超声波的洗净效果并可清除待洗物不易清洗的角落。
虽然超声波使用方便且清洗效果好,但其对被清洗材料的表面和内部都会造成一
定的腐蚀或损伤。特别是对精密部件或脆弱材质而言,若其在清洗过程中受到腐蚀或损伤,那么其使用性能将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清洗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波清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多相流,并将多相流分布在被清洗物体表面;其中,多相流包括连续相和分散相,连续相为液体,分散相包含气体,多相流中气体初始呈微泡状;
2)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多相流中传播后到达被清洗物体;调节超
声波初始频率为,使多相流在被清洗物体表面形成超声波阻滞层,其中,0 .2<k<0.4,P为多相流中的初始静压力,R为气体微泡的初始平均半径,ρ为连续相的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包含二次谐波反馈线路。
作为优选,所述多相流的含气率小于15%,气体微泡的平均半径为5至10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微泡的平均半径为3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多相流中的分散相还包含固体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多相流中包含界面活性剂。
作为优选,所述多相流中各质点在超声波发射区域的平均停留时间小于20毫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1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材料检测仪光学镜头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胎膜自动吹气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