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挤扩支盘的碎石注浆桩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1457.2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章毅;陈曦;谢珂;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石 注浆管 注浆桩 挤扩支盘 固桩体 预制孔 挤扩支盘桩 土工布 支盘 桩体 施工 竖向承载力 环形分布 挤扩设备 承力盘 无噪声 无振动 成桩 承力 管壁 挤扩 外壁 直杆 主径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带挤扩支盘的碎石注浆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支盘体、注浆管、预制孔、土工布、碎石、碎石浆固桩体,注浆管设于碎石浆固桩体的中心位置,预制孔分别环形分布在注浆管的管壁上,土工布包裹在预制孔的外部,碎石包裹在注浆管的上部,支盘体位于碎石浆固桩体的外壁。本发明的带挤扩支盘的碎石注浆桩是在普通碎石注浆桩基础上专门的挤扩设备挤扩成桩的,在施工中仍具有无噪声和无振动的优点,挤扩支盘桩的承力盘径可以达到桩体直径的2倍左右,各盘和各分支的承力面积总和可以达到桩体主径截面的好几倍,挤扩支盘桩与直杆桩相比,其竖向承载力可提高一倍甚至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挤扩支盘的碎石注浆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挤扩支盘桩技术源于传统的灌注桩工艺,但不同于传统灌注桩的是增加了一项挤扩工序。是在传统灌注桩工艺中增加了一道挤扩工序,利用专用设备,沿桩身不同深度设置一些分支或承力盘。并且,由于承力盘由上到下分布在桩身上,对荷载形成了分层承载的有利承载模式,有效的减小了桩底所承受的荷载和沉降量,使得桩具有了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承载力,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与其它桩型相比,其竖向承载力成倍的提高,使土体强度也得到提高,从而减少沉降;在其挤压过程中,还可以了解支盘所在土层的承载力的大小;工期短,经济效益明显,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我国的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所代替,拆建会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传统的方法就是将它们运至郊外进行填埋或者堆放,最多就是在填埋土地上方做好绿化。这样的处理方法短期内看来似乎比较有效,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长远的看来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可想而知的。况且在建筑垃圾中很多都还是可用资源,把它们置于荒野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碎石注浆桩可应用于资源的重复利用,大量的建筑垃圾,包含碎砖头、破碎的钢筋混凝土等,带挤扩支盘的碎石注浆桩中投入碎石时就可以加入这种经破碎后的建筑垃圾。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带挤扩支盘的碎石注浆桩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分级扩大头的碎石注浆桩,包括支盘体、注浆管、预制孔、土工布、碎石、碎石浆固桩体,所述注浆管设于碎石浆固桩体的中心位置,所述预制孔分别环形分布在注浆管的管壁上,所述土工布包裹在预制孔的外部,所述碎石包裹在注浆管的上部,所述支盘体位于碎石浆固桩体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碎石浆固桩体由碎石注浆形成。
优选地,所述支盘体由挤扩支盘设备挤扩形成。
优选地,所述土工布采用透水、便于施工的有纺土工布。
优选地,所述支盘体设于碎石浆固桩体的外壁,且等间距均匀设置多个支盘。
优选地,所述支盘外径宜为碎石浆固桩体直径的2倍左右,且相邻支盘的间距为碎石浆固桩体直径的2.5~3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挤扩支盘的碎石注浆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钻进成孔:定位好以后,钻机进场在指定位置钻孔至设计深度;
(2)第一次清孔:钻孔完成后,清洁孔内沉渣,当钻孔至设计深度后,钻具原位回转,正循环冲孔排渣至得孔内沉渣高度不超过8~10cm;
(3)支盘成型:利用挤扩支盘机在地层中土层相对较硬处按设计要求挤扩形成支盘扩孔壁,并记录支盘位置;
(4)放注浆管:将注浆管沿孔的中心位置插入孔内,保持管底距离孔底的距离为30cm左右;
(5)投石施工:将碎石慢慢投放到孔洞中,石料粒径控制在40mm左右,可以减少对孔壁的损害,也可以加入一些建筑垃圾,进行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1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