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备手掌侧第1侧盖用出没式锁定杆的鱼线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60709.X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0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玄光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DOYO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A01K89/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备 手掌 侧盖用 出没 锁定 鱼线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手掌侧第1侧盖用出没式锁定杆的鱼线轮,尤其涉及一种在第1侧盖被解除锁定的状态下,锁定杆的动作部向第1侧盖的表面外部凸出,从而能够在使用者对鱼线轮进行把持时立即感知到第1侧盖的未锁定状态,而在第1侧盖被锁定的状态下,锁定杆的动作部被收容到第1侧盖的表面内部,从而能够确保使用者毫无违和感地对鱼线轮进行把持并进行钓鱼作业的配备手掌侧第1侧盖用出没式锁定杆的鱼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手掌侧第1侧盖用出没式锁定杆的鱼线轮,尤其涉及一种在第1侧盖被解除锁定的状态下,锁定杆的动作部向第1侧盖的表面外部凸出,从而能够在使用者对鱼线轮进行把持时立即感知到第1侧盖的未锁定状态,而在第1侧盖被锁定的状态下,锁定杆的动作部被收容到第1侧盖的表面内部,从而能够确保使用者毫无违和感地对鱼线轮进行把持并进行钓鱼作业的配备手掌侧第1侧盖用出没式锁定杆的鱼线轮。
背景技术
通常,路亚轮(以下统称为鱼线轮)只是根据不同的线轴制动方式在制动转盘或张力螺母的动作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大体上包括:框架,安装有线轴;手掌(palm)侧第1侧盖,结合到上述框架的一侧面;齿轮(gear)侧第2侧盖,结合到上述框架的另一侧面;以及,把手,配备于上述第2侧盖。
在如上所述的鱼线轮中,对于开闭频度相对较低的第2侧盖,采用如螺栓连接等方式坚固地结合到框架中,
而与此相反,对于在平坦地带以及如海钓等非平坦地带钓鱼的过程中为了对鱼线轮进行维护保养而对线轴进行分离或为了防止鱼线缠结现象而对离心制动类型的制动蹄片的位置进行调整等情况下需要经常进行开闭的第1侧盖,采用能够在对第1侧盖进行开放分离之后重新对其进行结合并继续钓鱼的结构。
此时,为了能够在鱼线轮中对第1侧盖进行开闭,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可拆装结构,包括如在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1534273号(现有技术1)中公开的利用配备于第1侧盖中的锁定杆而实现对第1侧盖的锁定以及解除锁定的方式。
在上述现有技术1中作为第1侧盖的锁定部,包括能够通过旋转盖内侧的线轴盖而使其转换成锁定状态或解除锁定状态的锁定杆,但是因为采用的是锁定杆与盖子的锁定转换状态无关的始终向外凸出的结构,因此在对鱼线轮进行把持时会因为受到锁定杆的干扰而无法安全舒适地对鱼线轮进行把持,而且还很有可能在钓鱼的过程中意外地触碰到锁定杆而使其旋转动作并因此进一步导致第1侧盖分离以及部件损坏甚至丢失的危险。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包括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10-2017-0084999号(现有技术2),
在上述现有技术2中,公开了一种在与第1侧盖对应的侧板的侧面形成开口部,在上述开口部的内部配置可使上述侧板相对于框架执行开闭操作的开闭机构的动作部件,借此避免动作部件凸出到侧板的外部而是以收容于侧板内部的状态裸露,在使用者需要时通过将手指等插入到开口部而对动作部件进行操作的方式。
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2虽然能够解决上述现有问题1中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因为使用者无法直观地对侧板的锁定状态进行确认乃至认知,因此如果在对侧板进行分离以及再结合之后因为使用者的失误或错觉而在没有对侧板进行锁定的状态下继续钓鱼,则有可能导致侧板分离的危险。
即,因为一般的鱼线轮在解除锁定的状态下仍然会维持第1侧盖被虚结合到框架的状态,因此在适用现有技术2时可能会造成在并没有利用动作部件对第1侧盖进行锁定的状态下继续钓鱼的情况,并因此进一步导致在钓鱼过程中第1侧盖从框架分离并脱落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采用无需使用者特别加以注意就能够直观地对第1侧盖被锁定或解除锁定的状态进行确认乃至认知的结构,从而避免在第1侧盖被虚结合到框架中的状态下继续钓鱼的情况发生,还能够通过采用在第1侧盖被锁定的状态下不会对鱼线轮特有的形状造成影响的结构,从而确保使用者能够在安全舒适地对鱼线轮进行把持的状态下钓鱼的配备手掌侧第1侧盖用出没式锁定杆的鱼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OYO工程有限公司,未经DOYO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0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