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蒸养自密实UHPC综合管廊成型技术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60395.3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罗百福;廖世琦;刘洋;罗意;唐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密实 集成控制器 均匀布置 综合管廊 成型台车 智能测控 出浆口 进浆口 免蒸 施工 安防报警系统 高压清洗装置 流量测控仪 重量感应器 残余空气 侧面模板 测定数据 成型技术 顶面模板 进浆压力 实时接收 压力流量 测控仪 测试仪 排气口 水胶比 智能泵 智能化 管廊 排出 显示屏 体内 配备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蒸养自密实UHPC综合管廊智能成型台车及施工方法,包括:台车制储浆机、智能泵输机、智能测控箱、台车进浆口、台车出浆口、重量感应器、高压清洗装置、台车集成控制器,其中:智能测控箱内包含:水胶比测试仪、进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出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安防报警系统;台车各个装置及功能均可由台车集成控制器控制,配备显示屏,实时接收测定数据;一种综合管廊模板,其顶面模板均匀布置有排气口,一侧面模板上部均匀布置出浆口,下部均匀布置进浆口。本发明采用机械智能化施工,通过集成控制器控制成型台车,使浆液满管路循环,通过动态持压,将浆体内含有的残余空气排出,管廊质量大大提升、更加密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蒸养自密实UHPC综合管廊成型技术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管廊浇筑混凝土时存在漏振、结构施工工序较多、工艺衔接复杂等问题,管廊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大面积的蜂窝麻面、裂缝、孔洞、错茬(尤其是施工缝处的烂根、错台)。由于管廊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量的水化热造成管廊产生孔洞与裂缝。而且,管廊底板与墙身接茬的施工缝处的振捣混凝土结构存在漏振、过振或者振捣难以到位的情况,容易出现蜂窝麻面、错差、烂根(施工缝处)等问题。另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器靠模板太近,造成过振会使模板变形,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冷缝会产生错台,总之,人工浇筑混凝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对混凝土质量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当没有机械的时候,线路施工一般只能靠人工进行,每天完成工作量有限,人工数量众多,不利于管理,人为因素产生的错误也会大大增加,而且有时候还可能出现生病或者其他原因贻误工期。
以普通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地下管廊,由于埋于地下,混凝土和钢筋受到的腐蚀严重,容易遭到损害,缩短综合管廊的使用年限,并且普通混凝土存在早期强度低,施工周期长,骨料粒径大,流动性不高,施工性能不佳等问题,若采用机械施工,在输送浆体时,不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浆体对施工质量与进度都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化、机械化、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出高质量综合管廊的成型技术及施工方法。
一种免蒸养自密实UHPC综合管廊智能成型台车,包括:台车制储浆机、智能泵输机、智能测控箱、台车进浆口、台车出浆口、重量感应器、高压清洗装置、台车集成控制器,其中:智能测控箱内包含:水胶比测试仪、进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出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安防报警系统。
所述台车制储浆机的循环进浆口及循环出浆口分别与台车进浆口及台车出浆口连接,所述智能测控箱中水胶比测试仪与台车制储浆机连接,所述智能测控箱中进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及出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分别与台车进浆口及台车出浆口连接,所述智能测控箱中安防报警系统与进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及出浆压力流量测控仪连接,所述重量感应器与台车制储浆机连接,感应器置于台车制储浆机底部,所述高压清洗装置与台车制储浆机连接,清洗装置置于台车制储浆机顶部,所述台车集成控制器与台车各个装置经线路连接,台车各个装置及功能均可由台车集成控制器控制,配备显示屏,实时接收测定数据,所述安防报警系统与进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出浆压力流量测控仪及智能泵输机连接,配备警报器。
一种免蒸养自密实UHPC综合管廊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综合管廊模板整体尺寸断面宽优选为3.2-3.6m,断面高优选为3.6-3.8m,纵向长优选为2.5-3.0m。
所述的综合管廊模板,其顶面模板均匀布置有顶模排气口,一侧面模板上部均匀布置侧模出浆口,下部均匀布置侧模进浆口,另一侧面模板无孔洞布置,出浆口、进浆口及排气口之间距离优选为800-1000mm,边缘孔洞距边缘距离为孔洞之间距离的一半,即优选为400-500mm,三种孔洞布置个数均优选为3个。
所述的台车进浆口和台车出浆口通过高压胶管分别与侧模出浆口和侧模进浆口连接,高压胶管内径大小优选为19-2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0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