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9492.0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东;郑存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天一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件 冲模 冲切 冲压件生产 成形零件 封闭曲线 成形 毛刺 曲率 开口空心零件 板料毛坯 技术生产 平板零件 冲压 不封闭 竖立的 整形 板料 拉毛 落料 缺料 修边 圆角 半成品 波浪 变形 并用 整齐 制造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分离:首先落料,用冲模沿封闭曲线冲切,冲下部分是零件,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平板零件,用冲模沿封闭曲线冲切,冲下部分为废料,然后修边,将成形零件的边缘修切整齐或切成一定形状,并用冲模沿不封闭曲线冲切产生分离;(2)成形:把板料毛坯成形制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把板料或半成品的边缘沿一定的曲线按一定的曲率成形成竖立的边缘,通过整形提高已成形零件的尺寸精度或获得小的圆角半径。本发明针对缺陷采取各项措施,保证冲压件的质量,解决了现有冲压技术生产的冲压件存在开裂、叠料、波浪、拉毛、变形、毛刺、缺料、尺寸不符等缺陷,影响冲压件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冲压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冲压件主要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借助压力机的压力,通过冲压模具冲压加工成形的,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冲压件是在材料消耗不大的前提下,经冲压制造出来的,其零件重量轻、刚度好,并且板料经过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得到改善,使冲压件强度有所提高。(2)冲压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同模件尺寸均匀一致,有较好的互换性。不需要进一步机械加工即可满足一般的装配和使用要求。(3)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表面不受破坏,故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外观光滑美观,这为表面喷漆、电镀、磷化及其他表面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
但现有冲压技术生产的冲压件存在开裂、叠料、波浪、拉毛、变形、毛刺、缺料、尺寸不符等缺陷,影响冲压件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冲压件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分离:首先落料,用冲模沿封闭曲线冲切,冲下部分是零件,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平板零件,用冲模沿封闭曲线冲切,冲下部分为废料,然后修边,将成形零件的边缘修切整齐或切成一定形状,并用冲模沿不封闭曲线冲切产生分离;
(2)成形:把板料毛坯成形制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把板料或半成品的边缘沿一定的曲线按一定的曲率成形成竖立的边缘,通过整形提高已成形零件的尺寸精度或获得小的圆角半径,在预先冲孔的板料或半成品上或未经冲孔的板料制成竖立的边缘,通过弯曲将板料沿直线弯成各种形状,得到形状复杂的零件。
优选的,所述分离和成型过程中使用的模具包括拉延模、切边冲孔模、翻边整形模和合边模等。
优选的,所述步骤(1)在冲载过程中,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在安装凸模时保证凸凹模的正确间隙并使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1)在冲载过程中,模具结构上增加压料板(或托料板)板材与压料板平面接触并有一定的压力,检查凹模刃口如发现有反锥度则必须将冲模刃口修整合适,当冲裁件形状复杂且内孔较多时剪切力不均匀增大压料力,冲裁前就压紧条料或者采用高精度的压力机冲裁,板材在冲裁前应进行校平,如仍无法消除翘曲变形时可将冲裁后工件通过校平模再次校平,定时清除模具腔内的脏物,薄板料表面进行润滑,并在模具结构上设有通油气孔。
优选的,所述步骤(2)在弯曲过程中,采用中间退火工序,消除内应力,经软化后的弯曲减少裂纹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天一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天一五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9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