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负载的开窗器全范围电流检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9115.7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雷丽华;张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泽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检测电路单元 开窗器 低侧 范围电流 输入接口 高侧 检测电路 多负载 电流检测电路 电流检测功能 电源输出接口 连接电源 实时状态 整体系统 输出端 反馈 输出 检测 清晰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负载的开窗器全范围电流检测电路,包括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和低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其中,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连接电源输入接口和开窗器输入接口,低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连接开窗器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出接口,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和低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MCU。本发明通过高/低侧电流检测功能的共同使用,使得此电流检测电路完成规定电流内全范围电流值的反馈,使得整体系统清晰地了解负载的输出实时状态,让用户根据所检测的电流值进行相应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负载的开窗器全范围电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窗器控制箱电流检测技术只能满足固定电流检测的需求,即此电路的负载电流为10A,那么相应的电流检测范围为10A±10%。
当连接不同负载的时候,即5A负载,相应的电流检测电路不能满足此要求,只能进行相应反馈电路的更换后才能满足。
但是随着负载的变更,电路只能被动的调整才能满足不同负载的要求,这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以及认证都比较不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多负载的开窗器全范围电流检测电路,以实现0A~10A的全范围电流检测,满足负载多变的需求,减少电路变更所产生的研发费用和认证费用,并满足客户的全范围电流检测的功能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多负载的开窗器全范围电流检测电路,包括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和低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其中,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连接电源输入接口和开窗器输入接口,低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连接开窗器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出接口,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和低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MCU。
进一步的,所述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包括第一主控芯片,第一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分别并联33pF/50V电容、4.7K电阻和0.015R电阻,0.015R电阻连接到电源输入接口和开窗器输入接口,第一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一方面连接5.1K电阻,5.1K电阻并联100NF/50V电容,另一方面连接100K电阻,100K电阻连接到1个双向稳压二极管的中间然后输出,输出端还通过100NF/50V电容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型号为ZXCT1109SA-7。
进一步的,所述低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包括第二主控芯片,第二主控芯片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之间并联100NF/50V电容、两个10R电阻和0.015R电阻,0.015R电阻连接到电源输出接口和开窗器输入接口,第二主控芯片的电源端连接5V电源,第二主控芯片的输出端连接2K2电阻,2K2电阻连接到1个双向稳压二极管之间,2K2电阻与二极管连线之间引出输出端,输出端还通过100NF/50V电容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控芯片型号为INA199A1DCKT。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负载的开窗器全范围电流检测电路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通过高/低侧电流检测功能的共同使用,使得此电流检测电路完成规定电流内全范围电流值的反馈,使得整体系统清晰地了解负载的输出实时状态,让用户根据所检测的电流值进行相应的应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负载的开窗器全范围电流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低侧电流检测电路单元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泽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盖泽工业(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9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