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结构、应用该缓冲结构的控制系统和叉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58017.1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6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贵;苏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22;F15B15/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杨唯 |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结构 活塞缸 活塞杆 磁体间隔 缓冲效果 控制过程 控制系统 两端设置 使用寿命 电磁体 叉车 滑动 气压 零部件 应用 | ||
1.一种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活塞缸和滑动容置于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缸内设置第一磁体,所述活塞杆的相对两端设置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第四磁体,所述第四磁体和第三磁体间隔设置,所述活塞杆在所述活塞缸内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磁体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三磁体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磁极相同,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磁极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上均匀绕射第一螺旋线圈,所述第一螺旋线圈绕射后引出第一端和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磁体上均匀绕射第二螺旋线圈,所述第二螺旋线圈绕射后引出第三端和第四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包括底壁和垂直连接所述底壁二周壁,所述底壁上固定所述第一磁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周壁上间隔开始二通孔,每一所述通孔内设置一开关,靠近所述第一磁体的开关为第一接触开关,另一开关为第二接触开关。
7.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控系统和第二电控系统,所述第一电控系统用于为所述第一磁体通电,所述第二电控系统用于为所述第四磁体通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第四磁体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三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之间产生排斥力,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第一磁体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产生排斥力。
9.一种叉车,其应用所述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包括液压缸和与所述液压缸相邻设置的控制系统和叉车门架,所述缓冲结构容置在所述液压缸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门架与所述第四磁体连接,所述缸在所述控制系统的驱动下带动上所述叉车门架做提升或下降的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80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叉车
- 下一篇:一种碰撞检测控制系统、方法及叉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