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的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7599.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王一迪;胡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F23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黄玉东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生素 处理 利用 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抗生素菌渣进行水热处理,使得菌渣含水率在90~95%、温度在100~110℃之间;水热后的菌渣不经冷却直接进行压滤,设定进料压力1.0‑1.2MPa,压滤压力1.4MPa,压滤时间为1.5‑3h,将压滤后的菌渣分成含水率在30~55%的压滤泥饼和COD含量在24000‑65000mg/L的菌渣滤液;将压滤泥饼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使得干燥后的菌渣颗粒含水率降低到20%以下,然后进行热解处理及厌氧消化处理。本发明通过“水热预处理+压滤脱水+上清液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消化+高干泥饼绝氧热解”处理,实现了抗生素菌渣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菌渣,平均每生产1吨抗生素产品约产生8~10吨湿菌渣(含水80%~90%)。抗生素菌渣因其抗生素残留及潜在的耐药性基因问题被国家列入危险废物名录,其收集、贮存、处置须按照危险废物标准严格执行,现阶段“直接干化+危废焚烧”的工艺路线进行处置的费用高达2000~4000元/吨,超出企业承受能力。针对抗生素菌渣含水率高、脱水性能差、生物降解性差和高有机物含量等特点,在安全解毒的前提下,将其中的低品位有机资源转化为高品位的清洁燃气,建立安全、合理、经济的菌渣处置与利用技术路线,解决生物制药企业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抗生素菌渣高具有含水率、脱水性差和生物降解性差等特点,采用直接“干化+危废焚烧”的工艺路线成本高、耗能高,如何提供一种能实现抗生素菌渣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方法,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抗生素菌渣高含水率、脱水性差和生物降解性差等特点和“直接干化+危废焚烧”工艺路线的高成本高耗能,提供了一整套高效处理抗生素菌渣的方法,通过“水热预处理+压滤脱水+上清液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消化+高干泥饼绝氧热解”处理,实现了抗生素菌渣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的技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抗生素菌渣进行水热处理,并使得经水热处理后的菌渣含水率在90~95%之间、温度在100~110℃之间;
将温度在100~110℃之间的水热菌渣不经冷却之间进行压滤,其中,设定进料的压力为0.6-1.2MPa,压滤压力0.6~1.4MPa,压滤时间为1.5-3h,将压滤后的菌渣分成含水率在24~55%之间的压滤泥饼和COD含量在24000-65000mg/L之间的菌渣滤液;
将压滤泥饼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使得干燥后的菌渣颗粒含水率降低到20%以下,然后进行热解处理,其中,热解温度在600~900℃;
将菌渣滤液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溢流出的厌氧废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水热处理过程具体包括:
将抗生素菌渣与热水混合搅拌均匀进行浆化,使得抗生素菌渣的含固率在5~10%之间;
将浆化处理完毕的物料,通入温度在200~230℃、压力在1.6~2.8MPa以上的饱和蒸汽,致使物料温度上升至160~200℃,,并停留时间30~120min;
将水热处理完毕的物流进行闪蒸泄压处理,致使物流温度降低到90~110℃。
进一步地,所述热解在间壁式绝氧热解炉的燃烧室进行,其中,热解产生的热解气体重新收集到燃烧室。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消化处理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进行,其中,所述反应器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作为所述间壁式绝氧热解炉的其中一种热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