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纸条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57561.4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张佩璇 |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苯丙氨酸 检测 试纸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检测试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纸条及制备方法。其包括滤纸和负载所述滤纸上的酪氨酸酶和4‑氨基安替比林。所述制备方法为配置缓冲液,将需要负载在滤纸上的组分溶解在所述缓冲液中,将该混合溶液通过浸泡或喷涂方施加在所述滤纸上,然后将其烘干即可。所述试纸条可以用于尿液中对羟基苯丙氨酸的试剂盒的制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酪氨酸酶检测对羟基苯丙氨酸的含量,并成功将其改进为可以产品的尿液检测试剂条,检测试剂组分环境友好,其中不再含有汞镍等重金属离子,使用后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试纸条,便于储存运输,也便于使用,没有废液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试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纸条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关键。现临床常用的确诊手段有胸透、B超、CT、核磁共振等,常常是伴随着穿刺、抽血等加重病人痛苦甚至有可能发生交叉感染的手段,而且价格昂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手段能检测出的肿瘤一般都处于中晚期,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研究一种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的检测方法势在必行。
癌细胞的核苷酸代谢异常会生成一种单羟酚类代谢物,其中对羟基苯丙氨酸含量远高于正常人,而这种物质能够通过尿液排放。检测对羟基苯丙氨酸的含量,可以推断人体是否患有癌症,能够及早的发现肿瘤,挽救生命,无需额外的开支,免去病人的恐惧和痛苦。
目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都是采用汞离子、亚汞离子显色,比如中国专利CN103323452A、CN104535565A、CN106706614A和CN107490689A中的技术方案均是基于这一原理。该方法有以下不足:1)试剂采用氨基酸和金属离子配位原理,尿液中的尿酸等在高浓度情况下产生极大干扰,造成假阴性结果;2)检测方法中都含有汞离子,汞的毒性不仅使制备过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另外,检测废液中汞镍等重金属离子也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生产和回收都需特殊的处理,增加使用成本;3)硫酸硝酸等强酸的使用在制备过程和使用过程也同样存在很多安全问题;4)目前检测试剂盒均是采用安瓿瓶液体包装,然后与尿液混合检测,这种包装体积大、运输不便、废弃物较多并且使用时也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纸条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目前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剂中均含汞、强酸及液体检测试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纸条,其包括滤纸和负载所述滤纸上的酪氨酸酶。
可选地,所述滤纸上还负载有4-氨基安替比林。
酪氨酸酶,也叫多酚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等,能够将无色的多酚类物质氧化为有颜色的茶红素、茶黄素等物质。但茶红素茶黄素颜色较浅,颜色梯度不明显,如果作为尿液检索试剂则灵敏度不足,而4-氨基安替比林则可以加深显色效果,从而使酪氨酸酶作为对羟基苯丙氨酸成为可能。
目前的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剂是通过与汞、亚汞离子结合形成有色沉淀来实现的,因此目前的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剂无法将其制成携带方便,安全简便的检测试纸条。
可选地,所述滤纸为沃特曼牌、新华、科百特滤纸。
可选地,所述滤纸上还负载了亮绿染料。亮绿的加入使得该试纸条的颜色变化更明显,更有利于肉眼判读。
可选地,所述滤纸上还负载了蔗糖、白蛋白和Triton 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酪氨酸酶作为显色剂还存在一个贮存稳定性的问题,适量的蔗糖、白蛋白和Triton X-100,则可以延长酪氨酸的保质期,解决了其产品化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配置缓冲液,将需要负载在滤纸上的组分溶解在所述缓冲液中,将该混合溶液通过浸泡或喷涂方施加在所述滤纸上,然后将其烘干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