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防治植物线虫的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7520.5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简恒;王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5/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陈晓庆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植物 线虫 赖氨酸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防治植物线虫的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的名称为BDGS‑17‑07,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617。通过实验表明,BDGS‑17‑07发酵液对禾谷孢囊线虫二龄幼虫及南方根结线虫的卵及二龄幼虫均具有毒杀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粒及卵块孵化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DGS‑17‑07发酵液还具有很好的生防效果,仅施用50mL BDGS‑17‑07发酵液,接种线虫60天时的防效可达36%。本发明的赖氨酸芽孢杆菌BDGS‑17‑07 CGMCC No.15617作为生物药剂在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防治植物线虫的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25000多种线虫中,植物寄生线虫约有4100余种,占已知线虫总数的15%左右,每年给全世界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估计达1570亿美元。植物寄生线虫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粒线虫属(Anguina)、茎线虫属(Ditylenchus)、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和根外寄生线虫等。其中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是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非常严重的两类植物寄生线虫,在蔬菜和粮食作物上发病会造成比较重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杀线虫剂的品种少,且多为高毒、高残留,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安全农产品需求的增长,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生物防治产品日益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用于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BDGS-17-07。
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BDGS-17-07来源于湖南省张家界八大公山土壤,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617。
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BDGS-17-07的分类命名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该菌株于2018年4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或其发酵液或其菌剂或其菌悬液或其代谢液或其培养液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或其发酵液或其菌剂或其菌悬液或其代谢液或其培养液在防治植物寄生线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或其发酵液或其菌剂或其菌悬液或其代谢液或其培养液在制备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产品中的应用。
上述应用中,所述植物寄生线虫为根结线虫或孢囊线虫。所述根结线虫具体为南方根结线虫;所述孢囊线虫具体为禾谷孢囊线虫。
上述应用中,所述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BDGS-17-07CGMCC No.15617。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产品的活性成分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或其发酵液或其菌剂或其菌悬液或其代谢液或其培养液。
上述产品中,所述植物寄生线虫为根结线虫或孢囊线虫。所述根结线虫具体为南方根结线虫;所述孢囊线虫具体为禾谷孢囊线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