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票据交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7387.3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5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汪昌帅;金龙;郝振亚;杨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2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王文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票据 交易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票据交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票据交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票据交易方法包括:客户端在区块链系统上设置成为节点,请求节点接收到票据交易请求后,采用私钥签名交易信息后设置为交易数据发送给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将交易数据收录到区块链的区块中;请求方节点接收到票据兑付请求后,将兑付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收到兑付信息后,将已到期的票据内容对应的颁发方节点的信息反馈给请求方节点,请求方节点将已到期的票据内容流转给颁发方节点,颁发方节点进行票据的兑付。本发明本发明借助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实现票据的安全交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票据交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票据交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票据是在货币或商品流动中为体现债权、债务的发生、转移和偿付而使用的一种信用工具,可用作贸易中的支付结算和企业短期融资使用。票据承兑环节能为实体的企业支付结算提供便利,满足企业间短期资金支付的需要。以企业间的背书转让和票据贴现为代表的交易方式,能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和低成本资金。票据业务体量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通过对2001年至今票据业务与GDP的实证分析发现,票据承兑余额、承兑量、贴现量与实体经济指标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但是票据在传递中一直需要隐藏的“第三方”角色来确保交易双方的安全可靠。比如在电子票据交易中,交易双方其实是通过了人行ECDS系统的信息交互和认证;纸质票据交易中,交易双方信任的第三方保证票据实物的真伪性。由于市面上的票据系统多为中心化系统,数据交互效率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容易造成人为篡改票据数据,而难以发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票据在传递过程中需要借助第三方保证交易的安全可靠的问题,提供一种票据交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票据交易方法,包括:参与共同维护票据数据的客户端在区块链系统上设置成为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式为基于UTXO模型的区块链,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每个所述节点均预设有私钥;
任一所述节点接收到用户发起的票据交易请求后,所述节点设置为请求方节点,所述请求方节点获取所述用户输入的交易信息,将所述交易信息采用所述私钥签名后设置为所述UTXO模型的交易数据发送给所述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将所述交易数据收录到区块链的区块中;
任一所述请求方节点接收到用户发起的票据兑付请求后,获取所述用户输入的兑付信息,将所述兑付信息发送给所述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收到所述兑付信息后,调用预设的智能合约脚本,判断所述兑付信息中的票据内容是否已到期,通过已到期的所述票据内容查找到颁发所述票据内容的节点,所述颁发所述票据内容的节点设置为颁发方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将所述颁发方节点的信息反馈给所述请求方节点,所述请求方节点通过票据流转请求,将已到期的所述票据内容流转给颁发方节点;
所述请求方节点向所述颁发方节点发起兑付资金请求,所述颁发方节点接收到所述兑付资金请求后,进行票据的兑付,并将兑付完成的信息反馈给所述请求方节点,完成票据的兑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点接收到所述用户发起的票据交易请求后,所述节点设置为请求方节点,所述请求方节点获取所述用户输入的交易信息,将所述交易信息采用所述私钥签名后设置为所述UTXO模型的交易数据发送给所述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将所述交易数据收录到区块链的区块中,包括:
所述节点设置为请求方节点,所述请求方节点将所述票据交易请求发送给所述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验证所述请求方节点是否拥有票据交易的权限,当拥有票据交易权限时,所述区块链系统向所述请求方节点返回允许请求的指令;
所述请求方节点接收到所述允许请求的指令后,将获取的所述交易信息采用私钥签名后设置为所述UTXO模型的交易数据发送给所述区块链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