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普洱散压茶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6827.3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2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绍巍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21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砖 茶叶 定型 模具 取出 含水量增加 模具压板 自然风干 风干 易开启 蒸汽蒸 茶筒 晾架 摊放 摊晾 摊平 脱模 压下 香气 热气 冷却 压制 携带 保留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洱散压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称茶:将已称好茶叶倒入蒸茶筒内,摊平;(2)蒸茶:通过蒸汽蒸5‑10秒,含水量增加2%时即可;(3)定型:将蒸过的茶叶倒入模具,压下模具压板,力度掌握在10‑20N之间,需在20秒内完成;待15分钟后取出;(4)摊晾:将压制好的茶砖,轻轻放置在晾架上,经30分钟的摊放冷却和定型,待茶团热气散去后,即可脱模把茶砖从模具里轻轻取出,再放回凉架上;(5)干燥:自然风干,风干时间为5‑10天,待茶砖含水量达到13%以下进行包装出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既能有效的保留茶叶的香气,并易于携带存放易开启,又能达到快速转化使茶滋味更丰富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普洱散压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茶的一大特点是后期茶叶与空气结合后活性物质转化后的滋味更丰富,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包括水溶性色素)、可溶性糖、水溶果胶、水溶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蛋白、无机盐等.茶叶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30~47%。茶叶水浸出物是指能溶于水的物质总称,反映了茶汤的厚薄,浓强程度。水浸出物含量越高,证明其口感越厚,滋味越浓,而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的调节,水浸出物的含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使得滋味更为醇厚,汤色更加深沉,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变,这是普洱茶最大的价值和趣味所在。
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成品茶都是紧压成饼状、砖状、砣状等,这种紧压茶虽然存放方便,但由于茶叶被紧压,空气不流通,茶饼转化速度慢,滋味很难出来。并且消费者在饮用时需要用力掰下,或者用茶刀用力开启才能冲泡,很麻烦也不卫生,在启茶的时候容易将茶叶弄碎,以至于影响茶的滋味。又或者是散茶,即未压成饼的散装茶叶,这种茶不方便存放,时间长茶的滋味和香气也流失了,影响喝茶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普洱散压茶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普洱散压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茶:
将已制作好的晒青茶按标准干度,称好成品需要的克数,再多加3-5克,因加工时会有损耗,成品后还需要晾干,会有水分散失;随后,将已称好茶叶倒入蒸茶筒内,摊平;
(2)蒸茶:
通过蒸汽蒸5-10秒,让茶叶变软变湿,含水量增加2%时即可;水分吸取适中,不易造成茶面黄熟引起霉变;但又要使叶片变软,易于后期成型不脱层;
(3)定型:
将蒸过的茶叶倒入模具,轻轻压下模具压板,力度不宜过重或过轻,力度掌握在10-20N之间,需在20秒内完成;否则茶叶变硬,成型之后外表不整洁,也易产生脱层现象;要使茶砖松弛而成型,需将模具托起,向顺时针方向均匀地摇动模具,力度掌握在30N-40N之间;如用力不均,茶砖成品后厚薄不一,松紧的程度不一,影响茶品后期转换的口感;待15分钟后方可取出,取得太早,茶砖易变型;
(4)摊晾:
将压制好的茶砖,轻轻放置在晾架上,经30分钟的摊放冷却和定型,待茶团热气散去后,即可脱模把茶砖从模具里轻轻取出,再放回凉架上;
(5)干燥:
将茶砖放在晾干架上用自然风干的方法来进行干燥,根据湿度的不同,风干时间为5-10天,待茶砖含水量达到13%以下进行包装出品。
通过前述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普洱茶砖容易开启,条索根根分明美观,茶叶松散能与空气充分接触转换,又成型易于存放,长久保留茶叶香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绍巍,未经杨绍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6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