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电池供电的可燃有毒气体智能报警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6737.4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8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慕治山;陈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诺克银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4 | 分类号: | G08B21/14;G08B21/1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首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73 | 代理人: | 梁婧宇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电池 供电 可燃 有毒气体 智能 报警器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干电池供电的可燃有毒气体智能报警器系统,涉及有毒气体报警技术领域。包括配电柜、气体报警控制器、智能监管终端、气体报警器。气体报警器包括信息处理模块、供电模块、气敏传感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等,通过气敏传感器模块检测空气,并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气体报警器可通过气体报警控制器进行供电,也可直接通过干电池进行供电,可通过信号线传输信号,也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信号。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报警系统,根据待检测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气体报警器,检测信号准确可靠,可避免信号传输过程中衰减造成的误报、误判现象,有效监管待检测区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地方的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毒气体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电池供电的可燃有毒气体智能报警器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因而在生产车间需要安装有毒气体报警器,检测车间是否存在有毒气体泄漏,一旦检测到有毒气体,气体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提示车间工作人员尽快疏散,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目前车间多采用在线的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其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由配电柜提供电源至气体报警控制器,气体报警控制器再将电源输送至各个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其中与固定式气体报警器连接的电线为三芯结构,包含一芯为信号线。市场上的固定式气体报警器一般采用交流电,电源形式为AC:220-24DC/V,通过将现场低压配电柜的AC220交流电源引进开关电源(AC220-24DC)或者直接接到厂家提供的气体报警控制器里,再将气体报警控制器里的24V直流电源供给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本身不具备DC24V电源,需单独引入直流电源。其次,固定式气体报警器,仅可以接收DC24V电源输入,无电源能量输出功能,信号传输线路与电源线路分属一根电线的多芯线路。再次,在一些特殊的化工车间,无法现场配置开关电源(AC220-24DC),或配装开关电源(AC220-24DC)时,需投入过多成本,因而,现场一般不会安装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最后,固定式气体报警器的探头与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距离过长,一般都在1000m以上,距离冗长,电源能量衰减严重,有时会导致供电不足,由此造成回传信号减弱,气体报警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差,出现误报、误判的现场,起不到真实有效的监管采集作用。
因而,亟需一种可移动的、检测准确并能准确传输信号报警器系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电池供电的智能报警系统,以解决现有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具有的线路较长信号传输差、电源供电不足、无法完全适应车间状态等问题。
一种干电池供电的可燃有毒气体智能报警器系统,包括:配电柜、气体报警控制器、智能监管终端、气体报警器,所述配电柜输出电流到所述气体报警控制器,所述气体报警控制器输出信号到所述智能监管终端;
所述气体报警器包括分别与信息处理模块和供电模块连接的气敏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指示灯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蜂鸣器,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线路连接模块和干电池模块;所述线路连接模块内含信号线;
所述气体报警器输出信号到所述气体报警控制器或智能监管终端。
可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存储子模块、指令子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所述存储子模块、所述指令子模块连接的处理子模块。
可选的,所述气敏传感器模块包含半导体气敏元件。
可选的,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工作指示灯、故障指示灯、报警指示灯。
可选的,所述干电池模块采用可充电式干电池。
可选的,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可以为蓝牙、无线宽带WIFI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气体报警器还包括保护外壳和安装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诺克银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诺克银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6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