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举升装置和换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6115.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2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岩;李楠;田小涛;丁习坤;刘俊;马永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磊;李建新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电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举升装置和换电站。举升装置包括:底座;举升梁;所述底座和举升梁之间的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所述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各自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杆的第一端在枢转点处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杆的第二端分别枢转连接至所述举升梁和所述底座;以及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同步地作用于所述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的枢转点,使得所述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角度改变,由此使所述举升梁升高或降低。根据本发明的举升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收缩状态下高度低且具有高举升行程的举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举升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适合举升汽车的长梁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而言,可通过举升装置将其举起,以便进行检修、保修及更换轮胎等操作。而对于电池置于车辆底部的电动汽车而言,在对车辆进行换电操作时,需要将车辆从换电平台上举升,使得换电装置能够移动至车辆底部进行换电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一些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收缩状态高度地且具有高举升行程的举升装置;
根据一些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占用空间小的举升装置;
根据一些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靠和稳定支撑的举升装置。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举升装置,其包括:
底座;
举升梁;
所述底座和举升梁之间的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所述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各自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杆的第一端在枢转点处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杆的第二端分别枢转连接至所述举升梁和所述底座;以及
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同步地作用于所述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的枢转点,使得所述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角度改变,由此使所述举升梁升高或降低。
可选地,在上述举升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杆组和所述第二支杆组与所述举升梁的两端连接,所述致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杆组和所述第二支杆组中间。
可选地,在上述举升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杆组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杆组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形成向外箭头形,所述致动装置向内作用于所述第一支杆组和所述第二支杆组的枢转点,以使所述举升梁升高。
可选地,在上述举升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杆组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杆组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形成向内箭头形,所述致动装置向外作用于所述第一支杆组和所述第二支杆组的枢转点,以使所述举升梁升高。
可选地,在上述举升装置中,所述底座具有U型槽,所述第一支杆组、所述第二支杆组以及所述致动装置能够容纳在所述底座的U型槽中。
可选地,在上述举升装置中,所述致动装置包括用于第一支杆组的第一致动器以及用于第二支杆组的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同步运行并作用于所述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的枢转点。
可选地,在上述举升装置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或所述第二致动器包括:
丝杆,所述丝杆由布置在所述底座中的电机驱动;
与所述丝杆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在所述丝杆的驱动下水平移动;以及
推杆,所述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枢转连接,所述推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杆组或所述第二支杆组的枢转点枢转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6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提升机构及自动换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举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