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银渣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5279.2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环;曹政;谭代娣;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00 | 分类号: | C01G5/00 |
代理公司: | 11403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2303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银 混合物 硝酸溶液 除杂剂 硝酸银 溶解 得到混合物 生产成本低 原料利用率 综合利用率 滤渣回收 蒸发结晶 回收 银离子 滤渣 去除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银渣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氧化银渣中加入占氧化银渣质量10‑30%的硝酸银的除杂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分成两份,第一份混合物中加入硝酸溶液,溶解充分后,加入剩下的第二份混合物,搅拌充分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液蒸发结晶得到硝酸银,滤渣回收。本发明将氧化银渣和除杂剂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硝酸溶液溶解后,再加入另外一份混合物;本发明的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原料利用率高,不需要加入额外的物质调节溶液的pH,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并且最终氧化银渣中杂质的去除率高,银离子的综合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银渣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银盐感光材料在信息记录、转换、传递、储存和再现过程中,由于失真小、信息量丰富而被广泛应用于科技、军事、医疗、遥测等领域,随着现代感光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硝酸银的质量及其杂质的含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用来生产感光材料的高纯硝酸银绝大部分的杂质离子都要求在0.1μl/L左右。
高纯硝酸银的制备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氧化银调节pH值从而除去部分杂质(如专利申请号CN201310126208.3),用氧化银调节pH值的好处是不引入额外的金属杂质,但是在使用过程为了保证硝酸银溶液的杂质不高出标准,常常需要加入过量的氧化银。因此在制备高纯硝酸银的时候,会有大量混有杂质的氧化银渣,若不对其进行回收,会造成浪费。现有技术通常是直接用硝酸溶解氧化银渣,然后再加碱调节pH,需额外加入碱调pH值,新增物料及步骤,操作繁琐,造成硝酸银的生产成本高,不利于绿色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氧化银渣的回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银渣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氧化银渣中加入占氧化银渣质量10-30%的硝酸银的除杂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混合物分成两份,第一份混合物中加入硝酸溶液,溶解充分后,加入剩下的第二份混合物,搅拌充分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第一份混合物与第二份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5-2:1;
3)滤液蒸发结晶得到硝酸银,滤渣回收。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除杂剂为氧化银。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氧化银渣经过水洗干燥后与除杂剂混合。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氧化银渣水洗的终点是水洗液pH=7。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硝酸溶液中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5%。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与硝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0.6g/mL。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滤渣经过回收返回步骤1)。
本发明所述氧化银渣为高纯硝酸银制备过程中留下的。
本发明步骤2)所述滤液返回高纯硝酸银制备中的蒸发结晶步骤。
目前高纯硝酸银在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氧化银调节溶液的pH值,以除去杂质离子,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银,此过程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为氧化银,即氧化银渣,但是还含有较多的杂质(如铜元素、铁元素、铋元素、铅元素等),若不对其进行除杂处理,直接用硝酸提取其中的银,其溶解后所得的硝酸银溶液中的杂质是超标的,实用价值低,造成了高纯硝酸银制备过程中银的回收率低,资源浪费。目前大部分处理氧化银渣的方法有两种:一、直接将其返回银冶炼系统;二是将高杂质含量的氧化银渣溶解,加入碱性物质调节pH,将杂质沉淀。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其缺陷:方法一中氧化银渣返回银冶炼系统后,一是降低了硝酸银体系的回收率,二是二次物料再次熔炼,增加生产成本同时不利于体系平衡;方法二全部溶解,需额外加入碱调pH值,新增物料及步骤,操作繁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5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