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54183.4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3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钱婧;武德坤;李小鹏;孙予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12/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新鑫;许亦琳 |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碳微球 pd 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锌空气电池领域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材料加入硝酸溶液中,搅拌,加热并保温,冷却后过滤,干燥;
(2)将步骤(1)中制备的碳材料在保护气氛围下升温至300~1000℃煅烧,得到黑色粉体材料;
(3)将水、硫酸铵、过硫酸铵、以及硝酸钯、步骤(2)获得的黑色粉体材料混合配制成水溶液,搅拌,加热并保温,冷却后过滤,干燥;
所述碳材料为Vulcan Carbon;
该复合催化剂是由Pd颗粒嵌入氮掺杂碳微球里,Pd以单原子形式存在,并且负载量为0.1~0.4%,C在催化剂中担载量为94~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锌空气电池领域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之后进行超声处理,再加热,所述超声处理是指200~800W超声0.5~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锌空气电池领域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并保温,温度为85-95℃,时间为1-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锌空气电池领域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煅烧时间为1.5~3h,升温速度为3~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锌空气电池领域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a.所述步骤(3)中过硫酸铵与水质量比为0.6~6:100;
b.所述步骤(3)中硫酸铵与水质量比为1.4~14:100;
c.所述步骤(3)中硝酸钯与水质量比为0.5~5:1000;
d.所述步骤(3)中黑色粉体材料与水质量比为0.1~0.6:100;
e.所述步骤(3)中加热并保温,温度为120-150℃,时间为10-14h;
f.所述步骤(3)中搅拌是指在常温下以90~120rpm速度搅拌0.5~2h;
g.所述步骤(3)中搅拌之后进行超声处理,再加热,所述超声处理是指200~800W超声0.5~2h。
6.一种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用于锌空气电池领域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催化剂是由Pd颗粒嵌入氮掺杂碳微球里,Pd以单原子形式存在,并且负载量为0.1~0.4%,C在催化剂中担载量为94~96%。
8.如权利要求6~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氮掺杂碳微球/Pd复合催化剂作为催化剂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41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