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生物填料转筒的生物除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3987.2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5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晖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5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填料 除臭 转筒 生物除臭装置 摩擦弧面 摩擦密封 驱动电机 侧壁 底部连通 电机底座 反应效率 固定相连 滑动卡设 洒水装置 通气装置 左右两侧 穿设孔 电机轴 后面板 筒转轴 搅动 底面 内壁 臭气 连通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生物填料转筒的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所述除臭箱的左右两侧壁设有与除臭箱内顶部连通的洒水装置,除臭箱的底面设有与除臭箱内底部连通的通气装置,除臭箱的左右内壁固定着两块摩擦密封块,摩擦密封块的内侧面开设有摩擦弧面,除臭箱的中心位置设有生物填料转筒,生物填料转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穿设孔,生物填料转筒的侧壁与摩擦弧面滑动卡设相接,生物填料转筒的筒转轴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相连,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底座设置在除臭箱的后面板上;本发明通过可以在除臭箱内部旋转的生物填料转筒可以实现生物填料的不断搅动,大大缩短了臭气与生物填料各个部位接触的时间,提高了生物降解除臭的反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除臭领域,具体是一种带生物填料转筒的生物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部分臭气,主要集中在生物氧化池、调节池、清水池、污泥池,这些异味主要是一些硫化合物、氮化合物等,如硫化氢、氨等,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异味,可经呼吸道、眼、皮肤等不同途径进入人体,使人头昏,难受,长期置身其中,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损害极大,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对污水处理区域产生这些异味气体的地方进行净化处理,改善其空间及其周围的环境质量。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除臭系统常常通过生物除臭的方式进行除臭,待处理气体在通过除臭系统生物填料的过程中,其中的异味分子扩散到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上,微生物把异味分子氧化分解,从而消除臭气污染,其中,要使生物填料保持高效的活性,其本身有一定的水分要求,一般湿度不低于95%,为满足此要求,同时防止气体在通过滤床时填料自身水分流失,需要对气体进行增湿处理,以准确控制气体的湿度。
目前市场上的生物除臭装置一般用于盛放生物填料的部件常常都是固定式的填料盛放架,生物填料以层叠形式放置在生物除臭塔内,臭气由除臭塔底部通入,穿过生物填料层进行降解除臭反应,然后由除臭塔顶部排出,但是由于生物填料的固定式的放置,生物填料底部的受气密集,反应降解负荷大,而顶部和四周的生物填料降解速度小,主要原因上由于喷淋增湿一般设置在生物填料顶部,而生物填料底部的湿度难以保持,导致生物填料顶部活性较高的部位无法反应降解较少,生物填料底部活性较低的部位反应负荷大,导致整体反应效率降低,生物填料使用寿命减少,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一种可以让生物填料可以在除臭装置内上下层保持高效统一活性的生物除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生物填料转筒的生物除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生物填料转筒的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生物填料转筒、摩擦密封块和驱动电机,所述除臭箱的左右两侧壁设有与除臭箱内顶部连通的洒水装置,所述除臭箱的底面设有与除臭箱内底部连通的通气装置,所述除臭箱的左右内壁固定着两块摩擦密封块,所述摩擦密封块的内侧面开设有摩擦弧面,所述除臭箱的中心位置设有生物填料转筒,所述生物填料转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穿设孔,所述生物填料转筒的侧壁与摩擦弧面滑动卡设相接,所述生物填料转筒的前面端固定着筒盖,所述筒盖转动密封穿设在除臭箱的前面板上,所述生物填料转筒的后面端固定着筒转轴,所述筒转轴转动密封穿设在除臭箱的后面板上,所述筒转轴的后端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底座设置在除臭箱的后面板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弧面表面固定有密封橡胶垫。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盖的外侧端面设有盖门。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洒水装置包括储液箱和洒水泵,所述储液箱设置在除臭箱的左右两侧壁外,所述储液箱的顶面上固定着洒水泵,所述洒水泵的抽水端连接着洒水抽水管,所述洒水泵的排水端连接着洒水排水管,所述洒水抽水管伸入储液箱的内底部,所述洒水排水管通过洒水口伸入除臭箱的内顶部,所述洒水口开设在除臭箱的顶面两侧,所述储液箱的前侧位置设有与除臭箱内部连通的回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晖,未经王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3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法脱硝系统及工艺
- 下一篇:复合生物酶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