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2685.3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8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欣宇;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欣宇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28;F24F3/14;F24F3/16;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士宝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系统 睡眠 户外 湿度调节装置 缓释装置 送风装置 主机 户外空气 生活品质 通风系统 新鲜空气 依次连通 调湿 床头 闷热 潮湿 室外 室内 呼吸 净化 释放 | ||
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涉及一种通风系统,目的是为了克服原有新风系统对于潮湿闷热空气无法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户外送风装置、主机、湿度调节装置和空气缓释装置、且户外送风装置安装于室外,主机、湿度调节装置和空气缓释装置均安装于室内;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能够将户外空气进行净化,再经调湿控制空气的湿度,引到床头缓缓地释放,为睡眠营造户外自然界氛围。能够使人们在睡眠时呼吸到户外的新鲜空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提供新风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新风系统能够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是改善室内环境的最佳手段。但目前市面上的新风系统只是简单地将室外空气导入室内,功能比较单一,并且在新风入口出能够明显感觉到气流的存在,反而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好的睡眠环境能够改善人体健康状况。但现有的新风系统由于噪音及气流的原因,不适合在夜间使用,另外现有的新风系统只能稀释房间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南丁格尔曾经指出:任何人造通风设备都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简而言之,无法保证进来的空气不会跟污染的空气混合,她坚持自然通风,因为她相信新鲜空气有治疗作用。所以在房间内是不可能呼吸到真正的户外空气。户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最低的,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户外生活一直是一些高品质人群的追求和向往,如果人们在睡眠时能够呼吸到户外自然界空气,那将是最好的滋养品,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并且在中国南方多数为潮湿地区,户外空气不仅水分多而且闷热,如果作为新风直接交换到室内,则无法提供让人舒适的室内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原有新风系统对于潮湿闷热空气无法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户外送风装置、主机、湿度调节装置和空气缓释装置、且户外送风装置安装于室外,主机、湿度调节装置和空气缓释装置均安装于室内;
户外送风装置用于抽取户外的新风并将新风送至主机;
主机用于过滤新风;
湿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过滤后的新风的湿度;
空气缓释装置用于向室内释放过滤和调湿后的新风;
湿度调节装置为空气抽湿罐,该空气抽湿罐包括抽湿罐壳体、制冷装置和冷凝装置;抽湿罐壳体上设有抽湿罐进风口和抽湿罐出风口、抽湿罐壳体内分为三个连通的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抽湿罐壳体底部的蓄水腔、位于抽湿罐壳体中部的制冷腔和位于抽湿罐壳体顶部的出风腔;制冷腔与抽湿罐进风口连通、出风腔与抽湿罐出风口连通;制冷装置位于制冷腔中,制冷腔内的新风通过制冷装置降温后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到蓄水腔内、除水后的新风流入制冷腔并由抽湿罐出风口处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能够将户外空气进行净化,再经调湿控制空气的湿度,引到床头缓缓地释放,为睡眠营造户外自然界氛围。能够使人们在睡眠时呼吸到户外的新鲜空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该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维护方便廉价,具有温,湿度自动调节功能,应用地域广,一年四季均可使用,同时还具备能耗低、寿命长、安装方便、造价低、功能齐全、能够有效抵制雾霾和城市噪音的影响,该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还可以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选择合适的户外送风装置的功率,可以达到每小时向室内输送18立方米的户外新风,有效解决了现有新风技术的诸多不足之处。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健康带来了福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主机的局部剖视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主机的剖视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欣宇,未经宋欣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2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