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52653.3 | 申请日: | 201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雄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F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冼俊鹏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及容积调节污水搅拌系统。容积调节污水搅拌系统包括:容积调节装置、污水搅拌装置;容积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容积调节结构、第二容积调节结构;第一容积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丝杆、第一基板、第一分割转动盘;第二容积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丝杆、第二基板、第二分割转动盘;污水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驱动部、搅拌转动轴、搅拌叶片。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设备,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一个腔体的容积进行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可以对每一个腔体内的污水进行搅拌处理,使得加入的化学药剂可以更加充分的溶解于其中,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0323745.5,公开号:CN107188344A,其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池、沉淀分离器,所述絮凝池内部在污水进口一侧设置有折流板,将絮凝池内腔分成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第四腔,第一腔上部设置氢氧化钠入口,第四腔内设置搅拌装置、上部设置硫酸亚铁入口,絮凝池底部具有加热模块,絮凝池内壁设置pH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沉淀分离器包括机壳、转鼓、动力装置、托架和操作电极,转鼓下部呈锥形并在锥形的斜面处具有集沉槽,转鼓下端附近具有反应水出口,转鼓下端有动力装置,转鼓的盖板上方具有聚丙烯酰胺入口,所述操作电极为正电极,所述转鼓为负电极。本发明结构紧凑而工艺简单,集合铁氧体絮凝工艺、电解气浮工艺和离心工艺,综合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可达到98.5%以上。
通过阅读上述公开的污水处理装置专利文献,可知,絮凝池内部设置有折流板,从而将絮凝池内腔分成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第四腔。然而,此处的折流板具有不可移动性,即折流板是固定在絮凝池的内腔中,于是,其所分割成的多个腔体的容积也就相对应的固定下来。这样,便不能够根据絮凝池中污水水质的实际情况而适应性的调节腔体的容积,进而也就不能很好的往腔体内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进行絮凝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公开的污水处理装置专利文献,其搅拌装置仅仅是设置在第四腔内。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往每一个腔体内加入的化学药剂不能很好的溶解于其中,从而降低了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一个腔体的容积进行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可以对每一个腔体内的污水进行搅拌处理,使得加入的化学药剂可以更加充分的溶解于其中,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容积调节污水搅拌系统;
所述污水处理池开设有污水收容槽,所述污水处理池上设有与所述污水收容槽贯通的污水进水管及污水出水管;
所述容积调节污水搅拌系统包括:容积调节装置、污水搅拌装置;
所述容积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容积调节结构、第二容积调节结构;所述第一容积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丝杆、第一基板、第一分割转动盘;所述第二容积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丝杆、第二基板、第二分割转动盘;
所述第一基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及第一通过孔,所述第二基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及第二通过孔,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杆体螺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并穿过所述第二通过孔,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杆体穿过所述第一通过孔并螺合于所述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一分割转动盘及所述第二分割转动盘收容于所述污水收容槽内,以使得所述污水收容槽形成第一污水收容腔、第二污水收容腔及第三污水收容腔,所述第一分割转动盘的盘面上开设有第一污水流通孔,所述第二分割转动盘的盘面上开设有第二污水流通孔;
所述第一分割转动盘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分割转动盘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盛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2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