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心管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2589.9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宋霜;王杰;张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心 机器人 运动学 求解 方法 | ||
1.一种同心管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DDA表的生成;
S2、DDA表的使用;
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根据目标点的坐标信息确定DDA表中相应列;
S22、确定外管的长度l1和内管的长度l2;
S23、确定内管相对世界坐标系的旋转角Φ2;
S24、将同心管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结果应用于一个直管和一个弯管组成的同心管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其中,直管为外管,弯管为内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管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首先,同心管机器人的外管长度保持最大值,即l1=l1max,内管坐标系相对世界坐标系的旋转角Φ2保持为0;然后内管相对于外管进行轴向移动,使内管长度l2从l1max运动变化到l2max,得到一个6行n列的DDA表,其中,DDA表的前三行分别是外管的长度l1,内管的长度l2和内管的旋转角Φ2,表的后三行是同列输入量下同心管机器人末端位置在x,y,z轴的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心管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长度l2从l1max变化到l2max,这个运动过程表示内管相对外管的运动过程;初始状态时,内管、外管完全重合,即内管完全嵌套在外管内;运动过程中,内管相对于外管进行轴向移动,即内管逐渐伸出外管;假设用s表示内管伸出外管的伸出弧长,则内管长度l2从l1max运动变化到l2max就是内管长度l2以一定的增量逐步增加,内管逐步伸出外管,从s=0到s=l21的过程,其中l21表示内管远离安装端第1段弯曲部分的弧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心管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已知同心管机器人可行空间内任意一点的坐标(xi,yi,zi),从DDA表中求得的数据是外管的长度l1,内管的长度l2和内管相对世界坐标系的旋转角Φ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心管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1包括:当同心管机器人的内管相对世界坐标系转动一周时,内管上的任意弧长s处的点都在空间画出来一个轨迹圆,而内管相对外管末端的伸出弧长决定了这个轨迹圆的大小;因此用该轨迹圆的半径r来选择DDA表中的对应的列,将目标点对应的旋转半径r与DDA表中末端点对应的旋转半径ri一一比较,差值最小的一列被选出,为后面的机器人输入量求解做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25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