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外古墓遥感防盗监控系统及遥感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2511.7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G08B15/00;G08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古墓 遥感 防盗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古墓遥感防盗监控系统及遥感监控方法。为填补现有技术空白,本野外古墓遥感防盗监控系统包括摄像遥感卫星、监控计算机,摄像遥感卫星设置在待监控野外古墓上方、能够拍摄覆盖待监控野外古墓的遥感照片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监控计算机设置在地面的监控中心内,监控中心配备电动警车等警用装备,摄像遥感卫星和监控计算机分别设有无线电收发装置,监控计算机包括触摸显示屏、主机和贮存器,摄像遥感卫星通过无线电信号定时或连续将遥感照片发送给监控计算机。本发明还涉及野外古墓遥感防盗监控方法。本发明设备监控范围广、成本低,适合各省级、市级文物管理部门对辖区野外古墓或其他野外文物古迹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古墓遥感防盗监控系统及遥感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物质文华遗产,中国古代又有侍死如侍生的厚葬传统。历朝历代帝王、王公贵族大都在其陵墓内埋藏大量的珍贵文物。郭沫若等人主持发掘明定陵(万历皇帝墓),因为年代久远技术十分落后,很多文物出土时因得不到保护而失去了本来的面貌。从那以后国家就定了新规定:禁止发掘帝王陵寝。
为防止盗墓贼盗墓,各个文物管理部门设置专人管理。帝王陵寝大都有工作人员长期驻守看管,但是还有一些诸侯、贵族墓等古墓分别由省、市级文物管理部门保护,这些古墓都位于郊区野外,平时人迹罕至,受成本及人员编制限制,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只能组织人员夜间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各个古墓,此外没有其他监控手段。
2005年01月05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56063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帝王陵墓及古遗址遥感考古探测方法。但该发明只能用于遥感考古,用遥感的方法找出古墓,无法用于防盗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填补现有技术的上述空白,提供一种野外古墓遥感防盗监控系统及遥感监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野外古墓遥感防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遥感卫星、监控计算机,摄像遥感卫星设置在待监控野外古墓上方、能够拍摄覆盖待监控野外古墓的遥感照片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监控计算机设置在地面的监控中心内,监控中心设置在待监控野外古墓周边半小时车程范围内,并配备电动警车、警棍、手拷、警用辣椒水喷雾剂和警用气动捕捉网,摄像遥感卫星和监控计算机分别设有无线电收发装置,监控计算机包括触摸显示屏、主机和贮存器,摄像遥感卫星通过无线电信号,可定时或连续将覆盖待监控野外古墓的遥感照片发送给监控计算机。
使用时,监控计算机将各个待监控野外古墓的遥感照片放大至肉眼可分辩的影像,作为分镜头集中显示在触摸显示屏上,工作人员触摸分镜头,可在触摸显示屏显示各个待监控野外古墓的遥感照片放大照片。
这样工作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就可看到卫星传来的遥感照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方便、省力、成本低。
作为优化:监控中心还设有警用枪械。如此设计,便于震慑、抵御制服暴力盗墓团伙,保护文物保护人员安全。
本发明野外古墓遥感防盗监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一.经纬坐标修订
拍摄覆盖各个待监控野外古墓的卫星遥感照片,在卫星遥感照片上识别、修订,并记录各个待监控野外古墓的经纬坐标,并根据各个待监控野外古墓周边地理、人员活动情况,在待监控野外古墓划定日间警戒范围和夜间警戒范围,夜间警戒范围大于日间警戒范围;
二.夜间监控
①.自太阳落山后至21:00,每隔半小时,摄像遥感卫星将各个待监控野外古墓的遥感照片发送至监控计算机;
自21:01至次日太阳升起,每隔15分钟,摄像遥感卫星将各个待监控野外古墓的遥感照片发送至监控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2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情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