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系统响应时间的线程池容量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1740.7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4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高隆林;翟鲁超;杨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响应 线程池 爬山算法 容量调整 预设 固定参数模式 可读存储介质 容量调整装置 装置及设备 调整方式 定期采集 访问路径 技术效果 减少系统 用户体验 对线 采集 堵塞 灵活 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响应时间的线程池容量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期采集预设访问路径的系统响应时间;计算预定时间内连续多次采集到的系统响应时间的平均值;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预设响应时间阈值;如果是,则利用爬山算法计算线程池的最优容量值,并将最优容量值作为线程池容量。利用爬山算法对线程池的容量进行调整,相对于现有的固定参数模式的调整方式更加的灵活,可降低堵塞和减少系统资源的浪费,提升用户体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响应时间的线程池容量调整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系统响应时间的线程池容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线程池技术可用于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健性和整体性能。其通过提供若干个固定线程,轮流为大量的任务服务,当一个线程完成任务时,并不马上销毁,而是接手另一个任务,从而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的资源消耗,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系统资源。
现有的,线程池调整策略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调整规则,在用户设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进行调整。即每次调整的大小和方向均固定。无法适应实时状态变化以及用户需求。而,线程池的容量决定了在指定时间内能够处理的并发任务数,线程池的容量太小,导致所有的任务都在排队等待进入线程池,造成堵塞;而线程池的容量太大,则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尤其是,系统响应时间要求高,需要系统做出快速反应的应用场景下,现有的线程池调整策略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对线程池进行容量调整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系统响应时间的线程池容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线程池进行有效地容量调整,使线程池容量符合实际需求,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系统响应时间的线程池容量调整方法,包括:
定期采集预设访问路径的系统响应时间;
计算预定时间内连续多次采集到的系统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预设响应时间阈值;
如果是,则利用爬山算法计算线程池的最优容量值,并将所述最优容量值作为线程池容量。
优选地,在所述定期采集预设访问路径的系统响应时间之前,还包括:
启动自调优模式。
优选地,在所述定期采集预设访问路径的系统响应时间之前,还包括:
获取基准参数,所述基准参数包括访问路径、响应时间阈值。
优选地,所述定期采集预设访问路径的系统响应时间,包括:
每隔10秒检测一次预设访问路径的系统响应时间。
一种基于系统响应时间的线程池容量调整装置,包括:
系统响应时间获取模块,用于定期采集预设访问路径的系统响应时间;
平均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预定时间内连续多次采集到的系统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预设响应时间阈值;
线程池容量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响应时间阈值,则利用爬山算法计算线程池的最优容量值,并将所述最优容量值作为线程池容量。
优选地,还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定期采集预设访问路径的系统响应时间之前,启动自调优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1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